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吉林省畜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中期修编稿)(9)

  (二)逐级落实工作责任。各地要坚持因地制宜和突出重点的原则,明确具体推进措施,逐级、逐年、逐项细化目标责任,建立目标责任落实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建立督导反馈机制,落实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责任,强化督促检查,把推动“十三五”规划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绩效工作考核范围,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地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里各项强牧惠牧政策,因地制宜地研究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具体扶持政策,能给的政策要给足给到位,实现政策推动效应的最大化。要统筹整合各类强牧惠牧资金项目向规划重点工程项目上倾斜。要加强对畜牧业投资项目及资金运作等方面的监管,防止和杜绝挤占、挪用、截留等问题发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放大政策扶持效应。同时,要进一步吸引社会和工商业资本向畜牧业集聚,支持畜牧业加快发展。

 

  (四)创新畜牧业融资方式与保险机制。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发挥资源配置中市场和政府引导作用,创新财政和金融协同支农机制,重点采取财政和农业金融机构双重支持,政府政策推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建立和运营全省性畜牧业专业担保体系;试点建立政府扶持“畜牧业风险补偿基金+其他抵押”融资模式,推广“吉农牧贷”金融创新产品;提升养殖企业和个体养殖户利用商业保险等市场化手段应对暴发动物疫病、发生地震和水灾类自然灾害等灾害事故风险的意识和水平。鼓励畜禽养殖户和各类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自愿参保,扩大畜牧业保险覆盖面,提高畜牧业保险保障程度。探索开展新领域政策性畜禽保险与融资联动金融创新工作,促进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畜牧业现代化建设。

 

  (五)强化科技支撑。鼓励龙头企业与省内科研院校加强合作,通过联合建立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等方式,在生物技术、产品精深加工及储运、生态环保等前沿领域开展技术攻关,构建新型“产学研”相结合的战略合作创新体系。以现代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为依托,在提高生产效率、节本增效、疾病防控、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12个配套技术试验示范,并在20个实验站进行成果转化,有效解决全省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加快推进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采取专家包保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包保示范场(户)的形式,大力推广畜禽品种改良、疾病防治、无公害畜产品生产、粗饲料开发利用、粪污无害化处理等5个方面15项实用型技术推广,有效解决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以人才建设为中心,采取集中培训、入户培训、观摩培训等方式,打造一只素质过硬、服务高效、群众满意的基层技术推广队伍和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能经营的新型养殖主体。

 

  (六)稳定和完善畜牧兽医机构和队伍。通过巩固“十二五”以来的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成果,健全省、市、县三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技术支撑、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畜牧管理服务四个体系,稳定省、市、县、乡、村五级畜牧兽医工作队伍,落实省、市、县、乡四级畜牧兽医行政、执法、技术支持所需工作经费,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加快探索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政府主导的公益性兽医服务和市场主导的经营性兽医服务相结合的兽医社会化服务新格局初见成效,以执业兽医、乡村兽医为主体,其他兽医从业人员和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兽医社会化服务队伍基本成形,兽医社会化服务业态趋于完善,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全社会对兽医服务的需求得到较好满足。

 

  (七)加快改革创新和加大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新活力,针对现代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办法,不断完善政策扶持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促进市场规律和宏观调控“两只手”的有机结合,努力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同时,积极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的新闻媒介作用,大力宣传省委、省政府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政策措施,加大发展现代畜牧业典型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支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氛围。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