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吉林省畜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中期修编稿)(5)

  ——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群体免疫密度达到90%;大牲畜、猪羊和禽病死率分别控制在1%、3%、5%以内;布病、结核与副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病得到有效控制。

 

  ——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率、畜禽及其产品检疫率、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100%。

 

  ——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占规模化养殖场比重达到60%以上,经过达标改造建成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130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400个。

 

  ——畜牧业转化粮食150亿斤;畜禽加工率达到70%。

 

  ——养殖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比重达到54%。

 

  ——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20%以上;草原资源保护和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畜禽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力争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长5%以上。

 

  三、畜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

 

  “十三五”期间,我省宏观经济环境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国家启动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推进“长吉图”先导区建设,这对我省扩大投融资渠道,建立外向型经济布局,提升现代畜牧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我省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畜牧业可以借助小城镇人才、科技、物流及社会服务体系等生产力要素功能的辐射作用,以及工业深加工能力和消费需求的拉动力,配套布局建设相应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形成产加销、科工贸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我省畜牧业战略布局的科学选择将是以推进现代化畜牧业建设、实现畜牧业强省为目标,积极利用有利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国家对我省重点优势区域布局畜禽品种的政策支持,通过合理调整配置资源,使生产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持续发展现代畜牧业。根据自然资源环境、地理位置和产业发展程度,借鉴“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经验,进一步建设完善三大生产区域和产业带:

 

  一是西部松嫩草原牧业区,包括松原、白城、四平三个地区的长岭、乾安、宁江、通榆、镇赉、大安、洮南、洮北和双辽等9个县(市、区)。该区草原面积2600多万亩,占全省草原面积的90%左右,“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资源节约型循环牧业经济,进一步完善以肉羊、优质绒毛用羊、草原红牛和鹅为主的草食畜禽型畜牧产业带建设。

 

  二是中部松辽平原牧业区,包括长春、四平、辽源三个地区,松原的扶余县及吉林地区的部分县(市、区)。该区是松辽平原腹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饲料和秸秆饲料资源极为丰富。“十三五”期间,紧紧围绕粮食过腹转化和秸秆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完善以肉牛、奶牛、生猪、肉鸡和蛋鸡为主的粮食和秸秆转化型畜牧产业带建设。

 

  三是东部长白山牧业区,包括通化、白山、延边三个地区及吉林地区的部分县(市、区)。该区森林面积占总幅员面积的79%,森林覆盖率在60%以上,林下野生饲料资源、草山草坡和蜜源植物十分丰富。“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完善以延边黄牛、长白山中华蜜蜂、特种经济动物为主的山区特色型畜牧产业带建设。

 

  四、畜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和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总体要求,“十三五”期间,我们将突出六项重点任务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

 

  (一)加快推进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

 

  建设畜牧业全产业链,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核心。着眼创新畜牧业经营方式,突出生猪、肉牛、肉羊、肉鸡、奶牛和梅花鹿等优势特色产业,坚持以大项目、大企业为牵动,以基地县市为载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支撑,采取融合、联盟等发展模式,优化整合标准化规模养殖、精深加工、现代物流等产业资源,加快建设畜牧业全产业链。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