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吉林省畜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中期修编稿)(4)

  二是区位优势。国家把东北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畜禽生产加工基地进行规划建设,相应的惠牧政策也不断向这一区域倾斜,域内外龙头企业快速向我省集聚,成为拉动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三是空间优势。我省土地广阔,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较大;独特的冷凉气候、生态环境适宜发展优质安全畜牧业,畜禽肉类品质好、瘦肉率高、适口性强,竞争优势明显。

 

  四是特色优势。我省的延边黄牛、草原红牛、松辽黑猪、吉林梅花鹿、貂狐貉、兔、蜂等特色产业,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具备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基础和条件;精气神山黑猪、长白山黑牛已经形成品牌优势,倍受消费者青睐,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新兴增长点。

 

  克服不利因素:

 

  1.三大风险。

 

  一是市场风险。近年来,养殖业特别是生猪生产不稳定,经常出现周期性波动。

 

  二是疫病风险。国内外动物疫情呈多发频发态势,我省边境线长,疫病防控压力不断加大。

 

  三是质量安全风险。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涉及养殖、投入品、屠宰、加工、储存等诸多环节,监管任务越来越重,工作难度越来越大。

 

  2. 两个“瓶颈”。

 

  一是资金“瓶颈”。我省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机构主要有农行、农发行和农村信用联社,但大部分资金用于支持种植业生产,用于支持养殖业的资金额度相对较小,且贷款门槛高、利率高、单笔额度小、周期短,与畜牧业发展不相适应。

 

  二是用地“瓶颈”。国家将用于经营性养殖的畜禽舍、有机物处置等生产设施及绿化隔离带用地明确界定为设施农业用地,这一政策已经明确。但在具体实施中,受经营权流转、土地性质、防疫条件、环评审核等综合因素影响,规模养殖用地问题越来越突出。资金和土地已经成为畜牧养殖加工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

 

  “十三五”时期,我省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化发展的空间巨大,畜牧业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努力化挑战为机遇,转潜力为动力,将有效推动我省畜牧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二、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三五”我省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好吉林”大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可持续发展和全产业链建设统揽全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坚持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畜牧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畜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畜牧业,用培养新型主体发展畜牧业,突出抓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促发展、精细化精深化加工提质量、品牌化市场化营销增效益、法制化规范化管理保安全。推动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创建全国重要的食源性优质安全畜产品基地和具有吉林特色的现代畜牧业经济转型升级版,推动我省由畜牧业生产大省向畜牧业经济强省跨越。

 

  (二)基本原则

 

  —— 坚持资源性产业带与战略性经济区域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安排畜牧业生产力布局,以大市场经济为主导发展外向型畜牧业。

 

  ——坚持标准化主导畜牧业生产全过程原则,以标准化推动畜牧业发展现代化。

 

  —— 坚持以工业化带动畜牧业现代化原则,以龙头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形式引领农户进入市场,带动产业园区和规模经济的大发展。

 

  —— 坚持兽医事业科学健康发展,以“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为主线,努力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

 

  —— 坚持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的原则,把畜产品生产过程监管,人畜分离和草畜分离,排泄物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统筹安排。

 

  —— 坚持科技创新原则,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畜禽品种和名牌产品,实现从良种到商品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

 

  (三)主要预测目标

 

  到2020年:

 

  ——畜禽养殖业产值达到1600亿元,年均增长5%。畜禽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在全国粮食主产区率先达到50%以上。

 

  ——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2835万头、582万头、906万只和6.6亿只。

 

  ——肉、蛋、奶产量,年均增长分别达到283.8万吨、134万吨和32万吨。

 

  ——主要畜禽良种覆盖率平均超过95%。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