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标准化建设 推进屠宰行业转型升级(7)
时间:2019-11-23 11:48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完善动物防疫措施。以非洲猪瘟防控为契机,督促屠宰企业完善消毒、无害化处理等设施设备条件,进一步健全活畜、车辆、车间、工具、人员等消毒制度。为有效防止疫病在屠宰环节的传播风险,实施养殖场与屠宰企业“点对点、批批检”的调运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7月和10月组织开展了全省消毒灭源集中行动和秋季“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
重庆 六举措强监管 两制度保安全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为进一步规范生猪屠宰行业,促进行业整体转型升级,重庆市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强力配合,全面布局、整顿屠宰行业,通过限时按节点推进任务、按规范等级颁发证书、全面清理遗留问题、设置5条准入要求、责任人制督查企业、提高企业安全意识等六大措施全力推进屠宰行业的规范化管理。
限时按节点推进任务
重庆市将屠宰资格清理审核和屠宰环节“两项制度”落实作为工作重心。5月,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生猪屠宰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重庆区县人民政府全面清理审核畜禽屠宰资格,全面落实屠宰环节“两项制度”,并明确了组织责任、完成时限、日常监管,确保按时完成交办任务。
按规范等级颁发证书
重庆市对472家屠宰企业进行清理。对现有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清理审核合格的、按照市政府规划要求设置的,颁发A证;现有的手工过渡屠宰场(点)清理审核合格的、确需并经区县政府审核同意的小型屠宰点,颁发B证。
全面清理遗留问题
重庆市屠宰管理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324家屠宰企业无定点屠宰证书。二是屠宰代码格式混乱。三是屠宰条件严重落后。四是发证机关与监管部门严重不符。针对上述问题,按照农业农村部要求,全面彻底清理审核屠宰资格条件,屠宰企业由清理前的472家大幅减少至146家,极大解决了重庆市长期以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两项制度”全面落实,官方兽医实配664名,超配152名,所有屠宰企业均按要求开展非洲猪瘟PCR检测。
设置5条准入要求
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农业农村部要求,结合本地屠宰行业的实际情况,重庆市设置了5条屠宰企业的准入要求:一是规划条件,要求符合城乡发展或建设规划、定点屠宰厂(场)设置规划等;二是环保条件,要求达到环保要求,并获得全国统一编码的《排污许可证》;三是屠宰条件,必须有相应的场地、人员、设备、制度等;四是动物防疫条件,要求获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五是非洲猪瘟自检条件,有相应实验室、设备和检测技术人员,能够开展非洲猪瘟自检。
责任人制督查企业
为使屠宰行业监管工作高效有序推进,重庆市政府文件明确区县政府是责任主体,要求制定具体措施,明确分管负责人,落实部门责任,采取时间倒排、挂图作战、对账销账和每周调度、每日通报、电话提醒、发督办函、约谈区县政府分管负责人的方式全力推进。清理审核期间,重庆市共向农业农村部报送周报13期,向市政府报送日报14期。重庆市农委强力推进,成立由工作领导小组和7个工作组,定点联系督促区县工作;召开全市工作推进会。
提高企业安全意识
为提升重庆市屠宰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先后3轮对全市生猪屠宰企业举办非洲猪瘟检测技术培训,现场培训62场次。对重庆市116个生猪屠宰场进行了非洲猪瘟自检能力比对,样品合格率91%。修改完善《全国畜禽屠宰行业管理系统》相关信息,及时升级完善《重庆市动物卫生监督指挥调度平台》,及时制发暗访随访工作方案,重点对屠宰企业关停情况、“两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应关尽关,全面落实。
陕西 引导企业升级 打造肉类品牌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兽医处
2017年,陕西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屠宰企业标准化创建活动,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工作,陕西屠宰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肉品质量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控制。
技术和管理双提升开展标准化创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