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标准化建设 推进屠宰行业转型升级(3)
时间:2019-11-23 11:48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资金撬动,政策吸引。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是湖北省推进屠宰厂标准化创建的重要手段。近两年来,湖北省通过积极争取财政部门等相关部门的支持,集中1300万元的资金推进和撬动屠宰企业的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升级。一是明确资金使用方向,主要用于屠宰企业的升级改造、检测实验室提升、环保设施设备改造升级等的标准化建设;二是明确建设内容,关闭乡镇屠宰场(点),改造升级屠宰厂标准化建设,实行集中屠宰、统一配送、产销一体化经营;三是实行达标考核,符合验收标准。通过部分资金支持引导,撬动了一批县市企业投入大批资金开展标准化建设。
湖北省一大批县市按照这两种模式开展了生猪屠宰标准化建设,并因地制宜地推出了各自的复制模式。湖北省生猪屠宰厂由2015年末的866家下降到目前的312家,标准化建设的氛围已经形成。
遵循“六化”,质量创建。根据湖北省实际情况,湖北省畜牧兽医局采取了分步实施的工作方案。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广泛开展宣传,让屠宰企业和广大消费者了解生猪屠宰标准化创建的目的和意义,调动屠宰企业参与创建、提档升级的积极性。在工作方式上,省市县三级上门做好服务,分级提出整改完善内容,督促企业按照农业农村部要求整改到位,公开、公平、公正。在创建质量把关上,遵循“六化”,质量创建,宁少毋滥。在监督检查上,健全监管制度和方案,落实监管责任,明确监管内容、监管频次,强化监督检查。湖北省已有一家屠宰企业被评为农业农村部全国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厂,还有一批屠宰企业正在积极进行标准化创建。
五结合严抓屠宰行业管理
在力促屠宰厂标准化创建的同时,湖北省还采取“五结合”的方法,严抓全省的屠宰行业管理。
行业规范与主控风险相结合。在屠宰管理工作中,湖北省要求屠宰企业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开展屠宰加工、品质检验、无害化处理,保持制度标准执行的持续性、稳定性和严肃性,确保肉品质量安全。同时,在品质控制上要求企业关注三大风险,抵制私屠滥宰,抵制非法物质注入,抵制病死猪进场。省级管理部门开展风险监测评估,严防重大突发事件发生。
制度梳理与队伍培训相结合。针对全省屠宰行业管理与执法人员变动较大的实际,为学习、掌握和应用好相关政策,湖北省对屠宰管理的法律法规进行了系统整理,编印了《湖北省生猪屠宰管理法规文件资料汇编》两册,做到屠宰管理人员人手一册。此外,还每年根据工作重点,编印培训资料汇编8本,分层次、分片区培训管理人员、屠宰企业负责人、肉品品质检验人员1700余人,实现了湖北省市县一级屠宰管理人员和全体屠宰企业负责人的轮训。
日常监管与重点整治相结合。日常监管上,湖北省强化“两个责任清单”执行,严格落实责任制,明确屠宰企业肉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出台湖北省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2号公告,张贴到村组和集贸市场,公布各级举报电话,公告管理部门和企业规范行为,接受社会监督;常态化组织“回头看”、暗访和督导,巡查暗访200多家屠宰企业,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湖北省畜牧兽医局免费发放给屠宰企业“五本台账”10000余套,并持续跟踪检查,督促所有屠宰企业建立肉品质量台账;强化肉品品质检验,落实“两证两章”管理制度,确保合格肉品上市。重点打好“两记重拳”,一是持续开展“扫雷行动”,重拳打击私屠滥宰和屠宰病死猪的违法行为;二是与公安部门、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组织食品安全“昆仑行动”,重拳打击注水肉和注入其他物质、屠宰前使用“瘦肉精”等违法行为。今年以来,湖北省畜牧兽医局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行动260余次,捣毁私屠滥宰窝点284个,查缴未经检疫检验的非法肉品1.04万公斤,打击了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的嚣张气焰,维护了正常屠宰秩序和肉品安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