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深入开展标准化建设 推进屠宰行业转型升级(4)

  屠宰管理与检疫监督相结合。湖北省开展“两项制度”落实的百日行动,312家屠宰企业全部实行PCR自检;落实官方兽医派驻制度,按照标准派驻官方兽医1320人。严格行业准入,落实“三证”齐全政策开展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湖北省312家屠宰企业获农业农村部公示;全省合格屠宰厂设置有“两个责任清单”公示牌,向社会公示,挂牌服务,接受监督。驻场官方兽医挂牌公示,公布举报和联系电话,实施屠宰“五岗十三刀”同步检疫,现场监督屠宰企业依规屠宰,屠宰检疫率100%。

 

  企业自律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屠宰企业自律是落实责任主体、保障肉品质量安全的基础。湖北省引导屠宰企业增强自律意识,组织武汉双汇、武汉中粮等屠宰企业签订“保障肉品质量安全倡议书”,公开向社会承诺依规屠宰,出厂肉品合格率100%;鼓励企业“创品牌肉”,扩大“放心肉”范围。同时,湖北省还发动社会监督,组织举办了屠宰企业开放日活动,邀请“两代表一委员”以及消费者代表、新闻媒体记者走进屠宰企业,现场观摩、“零距离”体验生猪屠宰流程,让大家详细了解“放心肉”是怎么生产的、行业部门是怎么监管的,营造了社会监督的氛围。

 

  吉林 信息化监管全覆盖 管理与服务有机融合

 

  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

 

  吉林省历时三年时间普及了县级以上生猪屠宰企业的信息化监管,上接养殖、下接市场,建成《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准化服务与推广平台》,形成“服务企业信息化建设、推进屠宰标准化监管”的工作经验。

 

  建立全流程追溯监管平台

 

  吉林省是畜禽和畜产品输出省份,追求高质量发展、提升质量效益是屠宰企业、监管部门以及消费者的共识。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从提升企业信息化自控能力入手,投入3550万元推进屠宰环节追溯监管标准化建设,成功研发、普及应用了生猪“拱e拱”追溯系统,通过整合“动监e通”、畜禽运输车辆备案管理、畜禽免疫“先打后补”等多个畜牧行业监管系统,建立了追溯监管信息平台,以肉品生产的信息化管控实现了屠宰企业的标准化建设与监管,具体应用到猪、牛、羊等多个畜种,贯穿养殖、免疫、屠宰、加工、流通等关键环节,实现监管可溯“来源和去向”,消费能查“养殖和屠宰”,生产实现“标准和安全”。吉林省主要从设计、管理、使用、实施等四个方面抓出全流程追溯监管成效。

 

  在设计上,追溯监管系统提升了企业管理效能,实现了行业监管数据的自动采集和档案的标准化管理。“拱e拱”追溯系统的入场登记、屠宰排序、检验检疫、入库出库和台账记录等功能模式全部为电子信息化管理,取代了手工填报,提高了生产管理效率和统计分析能力。

 

  在管理上,追溯系统把检验合格证和检疫证明电子化后,整合进追溯二维码,规定扫描追溯二维码呈现的检验合格证和检疫证明与纸质证书同等法律效力,通过改进管理方式,实现了检验证、检疫证的两证合一,提升了追溯系统应用的实用价值。

 

  在使用上,组织屠宰标准化创建企业成立吉林省畜产品安全协会,依托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平台,建立了生猪“拱e拱”、牛羊“鼎e鼎”等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品牌,承载了吉神黑猪、吉林梅花鹿、延边黄牛等地方特色品牌及华正、桦牛等省内优势企业品牌,为中小企业打造了电子化产业链,实现了生产信息化与监管标准化的有效对接,扶持企业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追求优质优价。

 

  在实施上,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与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联合行文、协同推进,让肉品生产经营在屠宰环节的“准出”与市场监管环节的“准入”统一标准,两个部门联合执法、合力推进。

 

  制度与软硬件配套同步提升

 

  为推进屠宰行业标准化建设,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在承接屠宰行业监管职能之后,在屠宰标准化创建工作的指导下,完成了《吉林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