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牛之争,一次次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偏颇(3)
时间:2019-06-14 14:17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如上文所说,红牛在中国经营是依靠合资公司,而非华彬。各方功劳确实有,但如果没有品牌授权和核心配方,笔者想华彬也很难成为今天的商业帝国吧!
笔者认为这是经营过程中再正常不过的商业行为。不过“自掏腰包”这个词很值得玩味。 没有“中国红牛”这一品牌,这个事实都快成老生常谈了。 笔者认为,商业世界中每一项支出都有逻辑所在。数亿元人民币,想必不会是某个人自掏腰包,而应该是红牛品牌创造的市场利润。另外正如后面文中提到的,面对500亿元的品牌价值,是花数亿元维护还是被任人消费,作为精明的商人,严彬先生一定清楚孰轻孰重。 看到这里,除了想说没有“本土红牛”这个概念以外,更想说“羊毛出在羊身上”。在普遍的商业操作中,投入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利润增长时再进行投入,进而形成良性循环。资本世界里,没有人是慈善家。
笔者在天丝官方声明中看到,创造出巨大营业额的合资公司从未向作为合资公司大股东的许氏家族分配过任何利润。
笔者看来,所有商业主体都会维护自身合法、正当的利益。就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华彬在设立如此之多的体外公司、并在取得巨大利润的情况下,并没有进行股东分红,这样的情况相信换做任何品牌所有者都会诉之于法律。另外红牛维他命现已处于经营期限到期状态,但华彬通过一系列法律策略的确为自身赢得了产品在市时间,这是否也是“利益的驱动”呢?
笔者只能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品牌和配方是一切的基础,没有这两者一切都无从谈起。从天丝的官方声明中可以看到,全球红牛产品的配方都由天丝提供,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产品的独特风味和质量。就算天丝要坐享红利,华彬一方近20年都拒绝给股东分红,更从未召开董事会,这个“红利”又去哪里找呢? 看到这里,笔者认为并不是许氏家族在“冒险一搏”,而是自己合法利益被侵害、身为大股东对合资公司完全失去控制后的“绝地反击”。 点评:可以看到,作为品牌所有者,天丝给予授权是合资公司红牛维他命安身立命的根本;作为经营方,红牛维他命理应为各股东方创造合法利润。从各种公开信息显示,华彬确实建立了大量体外公司,也侵害了各股东利益,更让品牌创始者和所有者失去对合资公司的把控。这样的关键性信息不知作者是真不知情还是选择性避而不谈,但无论是哪个原因,都绝不是一个专业财经媒体该有的态度。 4 到底是谁在压制谁,谁又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笔者了解到,根据泰国天丝对媒体的披露,红牛维他命成立20年,在明显有高额利润的情况下,华彬集团以处于发展阶段为由,拒绝分红,并且从未召开过董事会。而且,占据中国市场上红牛饮料销售大头的产能并非来自合资公司工厂,而是严彬自己独资的三家工厂。也就是说,严彬用着合资公司拿到的品牌授权和产品资源做大了自己的独资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