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运用底线思维的思考(3)
时间:2020-12-15 17:54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3. 必须守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底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根本层面的制度,决定了国家的—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基本政治制度,确认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主体地位。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合理配置资源,规范着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刚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木茂荣。我们治国理政的根本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绝不是西方化, 资本主义化。
4.必须守住执政为民的价值底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执政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追求。守住执政为民的价值底线,实质上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 切实与脱离群众的现象作斗争, 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不搞好大喜功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不搞弄虚作假和数字兑水,不作秀,不摆花架子;坚决反对官僚主义,不脱离群众,不脱离实际,不以权谋私,不假公济私;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提倡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要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利益问题, 知民意, 抒民忧,解民困。
二、食品安全监管中运用底线思维的必要性
我们推动发展的目的是为了造福于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民生大事,成为国家治理视野中改善民生的主要矛盾和治理底线。
(—)底线思维是改善民生的常态思维和有效方法
我国已进入人均GDP6000美元发展阶段, 进入改革开放攻坚克难时期,发展中的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诸多民生难题牵—发而动全身,各种压力迫在眉睫。这是—个矛盾多样冲突多发、薄弱环节较多的阶段,在—段时期内都会处于巨大的社会转型与波动之中,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因此, 在相当长时间内,底线思维将会成为我们应对多变复杂的局面、积极稳妥处理纷繁杂乱的矛盾冲突、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思维取向, 也是我们进行重大决策、应对处理重大威胁和严峻挑战最为有效的思维方法。
高度关注民生、关心群众生活, 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所从事的—切,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 同时指出,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 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坚持底线思维体现在改善民生上, 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意味着必须时刻关注民生,下大力气巩固已经取得的改善和保障民生的成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在这种不确定性居主导地位的工作环境中保障民生, 就需要运用底线思维界定与防范危机和风险, 认准困难在哪里、底在哪里, 看到其长期性、曲折性和复杂性,把握底线和症结, 挖掘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从而保持头脑清醒, 做到心中有底, 克服恐惧畏难心理并坚定信心。
(二)保障食品安全是改善民生的重要领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食品安全关系中华民族未来, ”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个满意的交代, 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我们党在中国执政,要是连个食品安全都做不好, 还长期做不好的话, 有人就会提出够不够格的问题。所以, 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下最大气力抓好。“”食品安全是民生,民生与安全联系在—起就是最大的政治“' ”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社会治安, 对老百姓来说是关乎身家性命的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