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上铁法院发布《涉食品药品安全典型案例》(6)
时间:2020-10-31 15:08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被告人王某为非法牟利,在屠宰加工牛肉过程中,通过对电击后待宰牛心脏插管注水的方式增加牛肉重量。公安机关接举报后,将被告人王某抓获归案,并当场查获注水牛肉1700余公斤,价值人民币8万余元。经检测,涉案牛肉样本不符合牛肉水分含量要求。
裁判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本案中被告人以心脏插管形式,对电击后牛心脏注水的行为,属于掺杂、掺假、以次充好的性质。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王某往牛肉中注水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违法所得予以追缴,涉案的伪劣产品及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予以没收。
典型意义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生产、销售注水牛肉案,受利益驱使,被告人为增加牛肉重量,提高营业收入,罔顾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对外大量销售注水牛肉,牛肉注水不仅会导致牛肉营养成分流失,影响肉品口感,降低使用性能,同时更易造成病原性微生物污染,给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带来一定威胁。广大消费者一旦发现所购牛肉等食品原材料存在注水等问题,应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携手共建饮食安全环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