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市场监管局举行全省食品安全集中整治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3)
时间:2020-10-24 10:56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范因食物选择、加工、贮存不当引发的食物中毒,结合秋、冬季饮食特点,向广大消费者发布饮食安全提示。
一、食材选择应注意事项
1.防范发芽土豆引发的中毒
发芽的土豆中含有茄碱(龙葵素),食用发芽土豆会引起中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及电解质紊乱、血压下降、昏迷、呼吸中枢麻痹等症状,所以大量食用未成熟或发芽土豆可引起急性中毒。平时应将土豆贮藏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防止发芽。加工时,如果发现发芽或皮肉呈绿色时,就不要食用了。
2. 防范误食有毒野生蘑菇引发的中毒
我国已知含剧毒可致死的蘑菇有40多种,毒蘑菇毒性成分复杂,中毒表现各异,主要有头晕、恶心、呕吐、流涎、腹痛、精神错乱、产生幻觉等中毒症状,严重表现为呼吸困难、抽搐、昏迷,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需要专业机构和人员,目前没有简单易行和可靠的鉴别方法。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勿采、勿买、勿食不明品种野生蘑菇,特别在外出旅游时,不要随意购买小摊点散装干制的野生蘑菇。
3.防范误食有毒野菜野果引发的中毒
进入秋季,人们在郊游时采摘的野菜野果存在误食中毒的风险。容易被误食的有毒野菜,如毒芹(俗称野芹菜),和芹菜的叶子非常的相似,所开的花毒性大,吃完之后会出现呕吐、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曼陀罗,是剧毒植物,花香有致幻的效果,为神经毒素,严重可至死亡。龙葵(俗称苦葵),长得好似小号的樱桃,其叶子和浆果均有毒性,过量食用会导致头痛、腹痛、腹泻、昏迷等症状。商陆(俗称山萝卜),形态极似土高丽参或土人参,根的毒性大,误食有体温升高、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言语不清、站立不稳等症状,大剂量可使血压下降、心肌麻痹而死亡。预防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抱着尝鲜的心态去采摘和食用、品尝野菜野果。
4.防范霉变甘蔗引发的中毒
霉变甘蔗中毒是常见的真菌性食物中毒,每年2~3月为高发季节,由于食用习惯,发病者多见于儿童,且病情常比较严重,重者出现抽搐,手呈鸡爪状,瞳孔散大,继而危及生命。变质甘蔗外观缺少光泽,有霉斑,质软,切开后剖面呈浅黄色或浅褐色,有轻度霉味或酒糟味,有的断口处呈现拉丝状。霉变甘蔗中毒后没有特效治疗方法,要坚决不食用出现霉变的甘蔗。
二、加工制作应注意事项
1.防范谷类发酵食品、银耳或木耳、薯类制品长久放置或变质引发的中毒
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米酵菌酸,导致食用者中毒,主要表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严重者可出现黄疸、肝肿大、呕血、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甚至休克死亡。米酵菌酸用开水煮沸或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食用时应注意:一是不可使用霉变的玉米等原料,制备发酵面米食品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要保证食物无异味产生,一旦发现粉红、绿、黄绿、黑等各色霉斑,就不能食用;二是不食用变质银耳或木耳,发好的银耳或木耳要及时食用、充分漂洗,凉拌前要用开水焯熟;三是在选购马铃薯粉条等食物时,要选购外观无霉变、外形规整且色泽正常的产品,发现有酸败或霉变气味,要立即停止食用。
2.防范扁豆烹饪不熟引发的中毒
扁豆未煮熟,豆中的皂素会强烈刺激消化道,此外四季豆还含有胰蛋白酶,可刺激人体肠胃,出现胃肠炎症状。食用时应注意:要将四季豆煮透、煮熟。
3.防范生豆浆未煮熟引发的中毒
由于生大豆中含有有毒成分皂素,如果生豆浆加热不彻底,毒素没有被破坏,可引起食物中毒。特别是将豆浆加热至80℃左右时,泡沫上浮,形成“假沸”现象,如果饮用这种豆浆即会引起中毒,出现胃肠炎症状。食用时应注意:煮豆浆时,出现“假沸”后还应继续加热至100℃,小火煮5分钟以上,即可达到安全食用的目的。
三、食品贮存应注意事项
1.科学储存食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