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关于印发《吉林省生猪生产恢复促进行动方案》等(6)

  一是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模式。以粪污无害化处理、全量化还田为主要治理方向,立足畜牧业和种植业特点,推广经济高效、灵活多样的种养结合模式,引导养殖场户配套种植用地,培育粪肥经纪公司、经纪人等社会化服务主体,调动种植户使用粪肥积极性,形成有效衔接、相互匹配的种养业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完善粪肥还田利用设施装备,不断提高耕地地力和农作物品质。今年,省级要编制种养循环发展规划,各县市也要科学编制种养循环发展规划,明确粪肥利用的目标、途径和任务,根据环境容量和土地承载能力,优化调整畜禽养殖场布局,鼓励多点分布、适度规模养殖,落实以地定畜、以地定养,统筹考虑现代化养殖基地和生态循环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打造一批种养结合的示范场、示范区,确保每个县市至少有1个。

 

  二是加快构建全覆盖的畜禽粪污收储运用体系。目前全省建成的59个区域性粪污处理中心和2368个畜禽粪污村屯集中收储点几乎都是围绕畜牧大县的散养密集区规划布局的,收储运体系建设不完整、不平衡还十分突出。各地要指导有条件的乡镇政府在每个散养密集村屯都建设1个畜禽粪集中收储点,通过宣传、执法监管等综合手段,引导散养户主动将粪污运送至集中收储点存放,实现分户收集、集中处理;村屯收储点要明确管理责任和办法,以村集体名义与种植大户、区域性处理中心、有机肥企业签订供粪协议,要定期清理粪污并进行粪污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对无法足量配套用肥土地的养殖场,鼓励通过第三方服务公司与种植户或有机肥企业进行衔接。有条件的县市要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制定出台有机肥使用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农户使用有机肥的积极性,逐步解决终端产品出路不畅问题。

 

  三是加快构建多元化政策投入保障机制。要充分利用中央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中央农业生产转移支付非畜牧大县资金、中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省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专项资金等各类资金的杠杆作用,创新投融资机制,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进一步挖掘“吉农牧贷”等金融产品潜力,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鼓励粪肥经纪公司、经纪人等社会化服务主体开展粪肥收运施用服务,建立受益者付费机制,全面提升专业化机械化水平,降低粪肥还田成本,提高利用收益,形成养殖、种植、社会化服务主体等多方共赢的市场化机制。

 

  四是加快构建权责一致的工作推进机制。各地要主动承担起属地管理责任,切实起到“牵头抓总”作用,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依法依规推进工作,对新上规模养殖场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把“粪便无害化”作为前置条件,落实“提示单、告知单、问题反馈单”制度,及时将违法、违规问题向当地生态环境部门进行反馈,配合生态环境部门进行执法监管,倒逼规模养殖自愿进行环评登记备案。

 

  五是加快构建措施精准模式科学的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要加强技术指导服务,把畜牧大县、辽河、查干湖等流域市县作为重点,对养殖集中区和大中型规模养殖场,采取专家集中授课、入户指导、现场观摩、印发技术手册等多种形式,加快普及固体粪便、污水、固液混合以及沼气有机肥生产等实用技术,大力推广种养结合农牧循环一体化粪污综合利用、区域性粪污处理中心、全量收集黑膜沼气、秸秆粪污腐熟发酵等模式。各地要坚持宜肥则肥、宜气则气,因地制宜探索总结更多可复制推广的新技术、新模式,加大推广示范力度,进一步拓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渠道,到年底前,各地要至少主推2-3种成熟模式。

 

  四、保障措施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又要求紧迫的系统工程,要采取强有力措施,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一要加强行政推动。各地要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充分发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导小组的作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严格按照《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有关规定、《吉林省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有关工作部署,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坚持依法行政,强化协同作战,切实形成合力,统筹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