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山:做好“三农”工作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时间:2019-04-06 21:04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2019年2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晓山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做好'三农'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
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三农”工作对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我国“三农”工作目前总体形势如何?对标全面小康,今年“三农”工作要完成哪些硬任务?
张晓山
“三农”工作从去年到今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几个方面:一个方面,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就。2月20号国务院扶贫办在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扶贫办副主任讲,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9899万,减少到2018年底是1660万,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减少了将近九个百分点。建档立卡贫困村原来是12.8万个,现在减少到2.6万个,有10万个贫困村已经脱贫了,退出了。全国832个贫困县已经有153个宣布摘帽了。2018年,大概还有280个左右要退出。脱贫攻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第二方面,在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不断深化。从2004年起,中国的粮食产量是12连增,近几年我们主动调整农业的种植结构,粮食产量略有下降,但是还是从2013年起,连续六年稳定在6亿吨以上的水平,棉、油、糖、肉、禽、蛋、奶、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确保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为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确保三条底线,一个是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第二是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第三,农村稳定不出问题,坚持这三条底线的前提下,市场化导向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正在建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农产品价格,尤其主要农产品的价格,粮食的价格,正在恢复它作为市场信号,调节市场供求的基本属性。政府相关部门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产业链上的各个主体被激活,粮食加工、流通贸易环节出现了回暖,一部分农产品的无效供给减少了,有效供给增加了。因为我们农产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做到使我们的供给更好的符合需求,这样主要农产品局部的阶段性的过剩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第三方面,在农业发展中,我们坚持走绿色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道路,这条这两年也取得比较大的成绩。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是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部制定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2017年底,农药使用量已经连续三年负增长。化肥使用量已经实现了零增长。提前三年实现了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同时,地下水超采的综合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农业资源生态保护和面源污染防治方面也取得重大进展。2018年,我们新建了高标准农田8000多万亩,发展了高效的节水灌溉面积超过2000万亩。耕地的轮作休耕试点超过3000万亩,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达到了58.3%。
第四方面,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近几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一直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城乡收入差距2013年是2.86:1,缩小到2017年是2.71:1。2018年中国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超过14600块,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这方面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加快。
第五方面,农村的改革进一步深化。2018年,中央投入大概5400多亿元重点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工程项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达到了约1000个,三权分置,农地承包权、经营权、所有权,三权分置的改革不断深化,30个省份基本完成了承包地的确权登记颁证。2018年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改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也就是说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在法律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这样的话,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产权改革,奠定了法律的基础。
这样比较好的形势下,明后两年,“三农”工作有一些必须要完成的硬任务,也是2019年一号文件提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因为到20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且到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要完成,今明两年是一个关键期。所以,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硬任务包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完成到2020年承诺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奈曼旗食药监局、奈曼旗教体局联合召开全旗学校食品安全管理
- 下一篇:成功品牌基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