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食品安全白皮书发布(5)
时间:2020-01-19 10:34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2019年,上海有关监管部门落实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的要求,开展日常巡查、监督检查和专项执法检查49万户次,发现问题企业4.4万户次并要求整改或者予以处罚。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统一部署,结合实际,上海各区、各监管部门密切配合,以突出问题为导向,开展了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农兽药残留专项整治、重点食品品种专项检查等20项专项整治。
“重拳”之下,上海2019年共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8177起,罚没款金额13416.76万元。上海公安部门侦破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19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95人。
据分析,2019年上海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制售假冒食品、违禁加工食品现象仍然存在。如:用过期食品重新加工、销售,制售假冒品牌调味品,制售假冒品牌桶装饮用水以及用低档酒冒充高档酒等。二是跨省市犯罪趋势日益明显。随着互联网、通讯、物流等行业的迅速发展,食品安全犯罪更加快捷、隐蔽,犯罪团伙为逃避打击,已逐渐将“产、运、囤、销”等环节分离,跨区甚至于跨省市进行,形成产业链条。三是网络化销售犯罪模式日益突出。犯罪团伙借助网络平台和物流快递渠道销售问题食品的案件增多,相比传统的实体店销售模式,网络销售无场地成本,销售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增加了日常监管难度。
高压监管下,一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被曝光,一批低水平食品生产经营者被淘汰,百姓对于上海食品安全的信心稳中有升。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发布的《2019年度上海市民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上海市民对食品安全满意度得分为83.9分,比2018年增加3.2分。96.9%的市民认为上海2019年的食品安全总体状况“很安全”或“比较安全”,同比上升3.7个百分点。这是上海市民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开展至今,市民评价最高的一年。
对于“未来一年内上海市食品安全形势”,97.6%的市民认为会“很好”或“较好”,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此外,还有95.5%的市民比较认可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在上海市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这项工作上,市民支持度高达99.9分,比2018年增加0.4分。
对食品安全现状的信任,很大程度上源自对食品安全情况的认知。近几年来,上海市民对食品安全知识的知晓程度呈逐步升高的趋势。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发布的《上海市民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程度调查报告(2019年度)》显示,2019年,上海市民食品安全知识知晓度得分为86.2分,比2018年增加0.8分,是近10年内的最高水平。这得益于上海加大宣传力度,以及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等各项措施的开展。
认知程度的加深,还增加了公众监督食品安全问题的积极性。调查反映,近八成上海市民“很关注”或“关注”食品安全。对于家庭食品安全所负责任最重的主体,38.9%的市民认为是食品生产企业,31.3%的市民选择政府有关部门,20.1%的市民选择食品销售企业。
2019年,上海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共接到食品类投(申)诉、举报和咨询71915件,其中,举报案件查实率达到25.4%。
市民投诉举报主要集中在5类食品:餐饮食品、肉制品、粮食加工品、食用农产品、糕点等,主要反映的问题是食品变质、过期、有异物、违法添加、包装标识不符合规定、就餐后出现不适、无证经营、餐厅控烟不力等。根据线索,经核实,上海食药安办2019年共落实有奖举报案件1336件,奖励金额共计38.2万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