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防控非洲猪瘟 稳定生猪生产(上)(2)

  “三周净化罗盘法”是一种技术与管理方法的结合,包含了工作目标(3周内实现群体净化与清除)、工作方法(新一代qPCR全群检测-精准清除-全面净化)、群体监测等措施。

 

  3.2.1全群检测与排查

 

  (1)确定受污染范围,猪群鼻+肛拭子、环境全群采样。

 

  (2)处置,充分准备后低污染状态离群。

 

  (3)监测异常猪,持续3周。

 

  (4)通常3周内可实现猪群、环境等净化,全部监测阴性。

 

  3.2.2精准清除阳性猪及受威胁猪

 

  (1)每天所有检测阳性猪只,须第一时间清除离群。

 

  (2)赶猪操作:阳性猪赶出猪舍时,所有经过的舍内过道必须铺设地毯和两侧彩条布,并用消毒液(卫可1∶100)打湿。

 

  (3)转猪人员:参与转运的场内人员、赶猪人员、场外人员穿着一次性隔离服和鞋套,转猪结束后立即进行无害化处理。

 

  3.2.3网格化精准清除环境病毒

 

  (1)将猪舍按照排布划分若干单元小格,分别为阳性猪单独栏位网格和整体栏舍网格。

 

  (2)单元网格全覆盖检测,阳性栏位采取火焰消毒+氯类消毒剂清除病原,阴性网格不做处理。

 

  (3)重新检测阳性处理栏位网格和受威胁网格化区域,阳性持续重复处理,阴性则完成环境病原清除。

 

  (4)根据网格化颜色的变化,全部栋舍转为绿色,即实现了全部猪群+环境的清除和净化。

 

  4.快速实验室检测体系

 

  新一代qPCR检测-剔除技术有力保障基于全面配套的实验室检测体系,本公司建立全国性的三级快速检测与监测联动实验室体系,即“三级检测体系”,为4h出采样、6h出结果、12h有行动提供有力保障。

 

  非洲猪瘟的防控消毒措施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病死率可高达100%,本病迄今尚无有效疫苗应用,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必须通报的动物传染病,也是我国优先防范的重要外来疫病。

 

  1.传播途径

 

  1.1直接接触传播

 

  该病可经由直接接触感染猪而传播,或者经由被污染病毒的工具、设备、环境、食物、泔水等传播,还可经由带刺昆虫进行机械性传播,这也是蔓延至周围地区的主要形式。直接接触感染猪后,主要是通过接触鼻、口进行传播,而并非以气溶胶传播作为该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1.2软蜱传播

 

  软软蜱叮咬感染猪后即可携带病毒,之后叮咬其他易感猪或者被易感猪误摄入体内,都能够导致感染。软蜱既可作为载体在该病传播过程中发挥作用,还可作为病毒的天然储存库和繁殖宿主,能够持续几年带毒。也就是说,即使扑杀某个地区的所有感染猪,该地区依旧可能存在病毒。

 

  1.3其他途径传播

 

  该病还可经由感染猪的肉制品进行传播,这也是病毒进行远距离跨界传播的重要方式。另外,该病还可经由野猪传播,尽管野猪感染后可能不会出现发病。

 

  2.非洲猪瘟消毒剂的选择

 

  非洲猪瘟病毒具有很强的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一般室温保存长达18个月的血液或者血清中依然能够分离出病毒,在腌制的火腿中能够生存大约5个月,还能够长时间存在于泔水中。

 

  非洲猪瘟病毒粒子对pH值要求不严格,当pH值在1.9~13.4的范围内能够生存超过2h(小时),但对温度较为敏感,55℃30min或60℃10min即可将其灭活,但实际消毒时,采用60℃30min。血清能提高其稳定性,存在于25%血清中的非洲猪瘟病毒,37℃半衰期为24h;但当无血清时,半衰期缩短至8h;血液中的病毒在低温阴暗条件下可存活6年,室温下可存活数周。非洲猪瘟病毒还可在分泌物中长期存活。病毒对不同灭活剂的抗性不同,次氯酸盐、氯仿、乙醚等都能够将其杀死。另外,0.05%β-丙内酯在4℃24h或乙酰乙烯亚胺(AEI)在37℃60min内可将其灭活;2%氢氧化钠需24h、1%福尔马林中需6d可将其灭活。非洲猪瘟病毒对乙醚及氯仿等脂溶剂敏感。带囊膜的非洲猪瘟病毒病毒粒子能够明显抵抗蛋白酶的作用,但易被胰酶灭活;胃蛋白酶可破坏无囊膜病毒粒子的六角形衣壳。

 

  2.1几种常用消毒剂的使用

 

  2.1.1氢氧化钠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