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认真对待食品药品安全风险(3)

  四是次生性风险。次生性风险,又称衍生性风险,是相对于原发性风险而言的。如果原发性风险处理迟缓,存在瑕疵或者漏洞,就有可能产生一定的次生性风险。在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时代,突发事件发生后,如果不注重舆情引导,就有可能引发次生性风险。必须深刻认识到,认识问题的高度、处理问题的态度、解决问题的力度的不足,也可能成为一种次生性风险。对于次生性风险的危害,切不可掉以轻心。

 

  五是社会性风险。在当代社会,食品药品生产经营活动呈现全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等特点,许多食品药品风险的产生具有社会性,影响具有社会性、危害具有社会性、治理具有社会性。社会性风险往往是多种因素渐进扩散所造成的全局性风险。必须高度重视各类“外源性风险”“外生性风险”,防止因没有履行法定义务,被其他主体的违法行为所“连带”。防控社会性风险,必须坚持科学性、社会性、法治性和政治性相统一的社会共治。

 

  认真对待食品药品风险变化

 

  对于食品药品风险的特征,人们的认知是与时俱进的。风险产生与演变的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对风险的认知和把握是多元的。基于不同的角度,风险往往被认为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广泛性、偶然性、隐蔽性、可变性、交叉性、复杂性、高发性、跨界性等。这些特征都是风险在现实世界里的不同折射。把握风险规律及其特征,对于积极预防、科学管理、有效处置风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前,要从科学、社会、法治、政治等多维度,深刻认识食品药品风险的叠加性、放大性、流动性、关联性、传导性、渗透性等特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着力防范化解下列情况的发生:

 

  一是风险的叠加。风险有时具有叠加性。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特别是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向纵深发展,在“时空压缩”和“时空延伸”的今天,各种风险和矛盾往往相互交叉,关联聚合,产生“叠加效应”甚至“超叠加效应”,使风险的防控变得更加复杂、繁重和艰难。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科学把握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风险可接受程度的关系。食品药品领域,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如药品生产工艺与注册工艺一致性问题等;也出现一些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问题,如转基因食品、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纳米类药物、药械组合产品、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对于这些领域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必须统筹安排,综合施策,精准治理,有序、有力、有效予以防范与化解。

 

  二是风险的放大。风险有时具有流动性。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以其创新性、革命性、颠覆性的速度打破长期以来固化的时空边界。在信息化时代,“许多风险事件与制度、社会、心理和文化状态相互作用,以至加强或者削弱公众对风险的感知进而形塑风险行为”。信息时代,风险可能通过各种载体迅速传播,引发大规模的焦虑和恐慌,这种焦虑与恐慌有可能远远超出风险本身造成的实际损害。转基因食品事件、苏丹红事件、铬超标胶囊事件、疫苗事件等等,均存在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被放大的问题。“当真理还在穿鞋,谎言已走遍天下”。风险的放大,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危害的放大、压力的放大和责任的放大。必须深刻认识当代社会信息与风险传播的规律和特点,从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多维度思考风险的影响,着力防范化解各种风险的“蝴蝶效应”“涟漪效应”,全力维持食品药品安全秩序。

 

  三是风险的流动。风险内在具有流动性。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时空”已经发生深刻变化。风险不仅是流动的,而且是以前所未有、打破常规的速度在流动。一般说来,流动性越快,风险性越大。食品药品生产经营是个持续变化的动态过程,风险形影相随地变化着,必须学会在风险的流变中把握风险的规律和特点。不仅要关注食品药品这一“有形产品”的治理,同时也要关注信息这一“无形产品”的治理;不仅要关注治理的效果,也要关注治理的效率,要让监管治理始终跑在风险的前面。必须适应科学治理的需要,不断推进动态治理、简约治理、灵活治理、衡平治理、递进治理、持续治理等治理策略,着力提升治理的科学化、法治化、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