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市场监管局:59批次食品样品抽检不合格(3)
时间:2019-04-10 02:53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糖精钠,又称可溶性糖精,作为最早被发现的人工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0-500倍。在食品行业,为增强食品的味觉效果,糖精钠通常被用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以前主要用于饮料、糖果、面包、饼干、蛋糕、蜜饯、炒货、腌渍菜等食品,饮料是糖精钠在食品中最主要的应用领域。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实施后,规定糖精钠禁止在面米制品、糕点、饼干及饮料类等食品中使用。当食用较多的糖精钠时,会影响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
糕点中糖精钠被检出,存在以下可能:(1)食品生产者对食品安全标准认知不足,为调节口感,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人为擅自添加。(2)由生产原料带入。
7、本次抽检有3批次中式糕点霉菌超标
霉菌是真菌的一部分,其特点是菌丝体较发达,无较大的子实体。同其他真菌一样,也有细胞壁,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霉菌的耐受力、繁殖能力、扩散性和对贫瘠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可产生孢子,并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大量新个体,霉菌孢子抗辐射、耐高温高压,需要121℃持续30分钟以上才能将其彻底杀灭。霉菌孢子随粉尘可飘散至各处,等待环境允许,可再次萌发。霉菌也不需要太好的营养,在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可轻易繁殖。霉菌可使食品腐败变质,破坏食品的色、香、味,降低食品的食用价值,是一种微生物。霉菌往往有害,食品中有的霉菌会产生有毒物质,即霉菌毒素。糕点中霉菌超标,可能存在以下原因:(1)通过包材的污染,如包装或罐装糕点、烘焙食品的包装袋、包装盒等,若杀菌不彻底,则其残留的霉菌毒素则会直接污染糕点、烘焙食品。(2)空气中霉菌的二次污染,如空气中滋生的霉菌、人员走动时地面扬尘中含有的细菌、空调或新风管道中吹出的细菌等。(3)操作人员自身的二次污染,如手部消毒不彻底、不洁净衣物接触糕点、烘焙食品等。
8、本次抽检有1批次米露酒酒精度不合格
酒精度是指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通常是以20℃时的体积比表示的,含量不达标主要影响产品的口感、品质。实测酒精度与标签明示酒精度不符,主要因企业生产未严格按标准生产。
9、本次抽检有1批次糯米纯检出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
山梨酸作为食品常用的一种防腐剂,能有效抑制霉菌、酵母菌和耗氧性细菌的活性,还能防止肉毒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允许添加山梨酸的食品种类和添加量都有严格的限制,如黄酒中不得添加山梨酸。长期过量食用山梨酸超标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山梨酸超范围添加多为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对国家标准了解不够,随意添加所致。
甜蜜素属于非营养型合成甜味剂,其甜度为蔗糖的30倍,价格仅为蔗糖的三分之一。甜蜜素是一种国际通用的食品添加剂,以限量形式使用于清凉饮料、果汁、冰激凌、糕点食品及蜜饯等中,亦可用于家庭调味、烹饪、酱菜品、化妆品之甜味、糖浆、糖衣、甜锭、牙膏、漱口水、唇膏等。但如果长期食用、超量使用甜蜜素的产品,会因摄入过量,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明显。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黄酒中不得添加甜味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即甜蜜素)。黄酒中甜蜜素被检出,存在以下可能:(1)食品生产者对食品安全标准认知不足,误认为甜蜜素毒性较小,且作为国际通用的食品添加剂,为调节口感,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在黄酒生产过程中人为添加甜蜜素。(2)原辅料处理不当。
10、本次抽检有3批次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过氧化值超标
过氧化值表示油脂和脂肪酸等被氧化程度的一种指标,食品中通过检测其过氧化值,来判断质量和变质程度,但是否已经完全酸败,还需通过检测酸价等指标确认。随着油脂氧化,过氧化值会逐步升高,虽一般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损害,但严重时会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症状;长期食用过氧化值超标的食物对人体的健康非常不利,因为过氧化物可以破坏细胞膜结构,提高心血管病、肿瘤、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等慢性病发病率。过氧化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1)产品已经变质;(2)产品在储存过程中环境条件控制不当,导致油脂酸败;(3)原料中的脂肪已经氧化,原料储存不当,未采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
11、本次抽检有1批次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检出二氧化硫残留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