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于康震副部长在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4)

  第四,推进合格证要画好“同心圆”,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在合格证推行过程中,部里除了做一些基本要求,更多是鼓励地方去探索。各地要多渠道发力、多要素推进,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要坚持示范带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形成“头雁效应”,带动一个行业、一类产品、一片地区规范开具合格证。要加强信息化推动。现在有的地方在追溯平台上加载了合格证开具模块,有的地方运用微信小程序、APP、智能一体机等手段,大大方便了电子合格证的开具。各地要大胆尝试,将信息化与便捷化结合起来,提高开证收证查证效率,提升合格证公信力。要注重市场驱动。合格证在起步阶段,离不开政府的宣传引导,但随着全面铺开,要更多运用市场化手段,通过产销对接、价格增值等提升带证农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上下游一定要配合好、衔接好,农产品批发市场协会要发挥行业协会优势,引导大型批发市场加强合格证索取查看工作。


  第五,推进合格证要提升“软环境”,为全面试行创造有利条件。当前农业农村部门积极推动合格证试行,但还有部分生产主体对合格证的作用和意义不了解,市场和消费者对合格证认知不够,在农产品经营流通环节还没有形成查证验证的氛围。针对这种情况,要加大合格证宣传力度。部里要做好顶层设计,谋划开展全国性的宣传活动,指导地方加强宣传。各地要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普及合格证知识,增强合格证意识,特别是要让消费者知晓并主动查看合格证,推动形成生产者主动开具、消费者主动查看的机制。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市场监管部门的支持。试行合格证制度,农业农村部门走在前面,但是这项工作不能关着门“单打独斗”。各地要积极争取将合格证制度列入地方党委政府重点工作安排和农业农村改革任务。要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合格证开具使用与索取查看联动机制,做好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的有机衔接。要争取推动合格证制度入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第二轮征求意见已结束,司法部近期将安排部务会进行审议。目前的修订草案中,合格证制度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创设纳入法律。司法部认为这是此次修订的一个亮点,下一步将开展专题调研,涉及到的省份要配合开展好这项工作。同时,司法部正在牵头制定农产品批发市场监督管理规定,对合格证的入市查验做出了相应要求。要加强试行工作调度。今年疫情期间,部里建立了合格证开具情况周调度机制。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这项工作也改为了月调度。这是从总体上掌握合格证推进情况的有效手段,各地要确保上报数据的真实性。


  在脱贫攻坚收官之际、全面小康实现之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必须要上一个新台阶,借此机会,我再强调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强化“两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元旦、春节是消费旺季,也是最敏感的时期,各方面关注度非常高,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严防死守,管住管好,持续巩固“利剑”行动取得的成果,越是到年底越不能放松,要用好随机抽检、暗查暗访、飞行检查等手段,对重点地区、重点品种加密抽检频次,强化执法追责,实施精准打击,防范和化解好各类突出风险隐患,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决不能在小康之年出现系统性的质量安全事件和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二是开展好“国家农安县提升月”活动。部里已经组织开展国家农安县交叉检查,正在完善创建考核机制,近期将确定第三批创建试点县(市)。各省要以“提升月”活动为契机,加大农安县宣传力度。指导国家农安县在醒目位置设置宣传牌、在生产基地张贴禁限用药物目录,持续开展优质农产品推介活动,保证农安县创建质量不滑坡,牌子立得住叫得响。三是要配合抓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随着春节临近,农村食品市场将供需两旺,容易滋生假冒伪劣食品问题。农业农村部门要切实发挥职责和体系优势,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作为农村综合治理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农民食品安全意识。同时,要结合最高法近日发布的关于审理食品安全案件司法解释,要积极配合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做好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农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和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