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于康震副部长在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于康震副部长在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


  制度试行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2020年12月11日)


  同志们: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谋划“十四五”工作。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合格证制度在全国试行以来的成效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研究部署下一步推进措施,谋划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合格证制度试行的进展和成效


  去年12月份,部里下发了试行方案,召开了视频会议,在全国部署启动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近一年来,各地迅速行动,狠抓落实,目前2760个涉农县均开展了试行工作,试行范围内生产主体覆盖率达到35%,已开具合格证2.2亿张,带证上市农产品4670.47万吨。合格证试行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发挥了应有作用:一是完善了监管制度。合格证是农产品的身份证。推行合格证,建立健全了生产主体名录,将监管重心从后端检测前移到生产过程指导和服务,提升了基层监管的针对性,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出来”和“管出来”的有效抓手,促进了产管衔接和产地与市场的衔接,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二是压实了主体责任。合格证是生产主体的承诺书,要求主体对自己的用药行为负责,说得更广一点就是对自己的种植养殖行为负责,对上市农产品质量负责。通过试行,提高了生产主体质量安全意识,强化了自控自检措施,从而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上半年部省两级均组织开展了带证农产品抽样检测,合格率达到99%。三是促进了农产品销售。合格证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新名片,带证农产品好卖了,价格也提高了,不仅得到了生产者的认可,也受到了经销商和消费者的欢迎。前不久,我在四川调研时,生产企业告诉我,用了合格证,西红柿每斤能多卖1毛钱。刚才济宁发言也提到,品牌农产品带证销售,比原来价格总体上提高了10%。


  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之所以取得这样大的进展,主要是大家上下齐心,真抓实干,探索创新,因地制宜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是高度重视。各地党委政府把合格证试行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强化了组织保障,加大了投入力度。河南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求产销对接农产品必须附带合格证;内蒙古、安徽、湖南将试行工作写进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安排;浙江、福建将合格证制度纳入地方法规;山东安排7000余万元专项资金推进合格证制度。


  二是分类指导。部里编写了《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指南》,指导各地就试行范围内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大摸底,全国有18.7万家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已开具使用合格证。20个省份探索将小农户纳入试行范围。8个省份因地制宜,增加茶叶、食用菌等为试行品类。内蒙古建立重点生产主体“一对一”联系机制,派出工作组“全覆盖”调研指导;浙江、福建、山东等11个省份鼓励有条件的生产主体开具电子合格证。


  三是协调联动。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的沟通衔接,目前18个省份建立了省级联合推进机制,此外还有40个地级市印发了两部门试行方案。安徽、湖北、云南等16个省份将合格证试行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绩效考核。河北、贵州、新疆等7个省份建立合格证与项目、展会、认证、品牌评选等挂钩机制。


  四是广泛宣传。部里组织线上线下合格证宣讲师资培训,拍摄系列宣传片。全国共举办培训班1.1万场次,培训监管、执法、检测、技术推广人员14万人次,生产经营主体50万人次。江苏向社会公布“江苏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形象标识及样式。山西开展合格证宣传周活动,营造“自我承诺、合格证让农产品更安全”氛围。


  五是强化监管。各地在试行合格证的同时,并没有放松日常监管,相反我们加强了市场监管工作,提高了监管的效率和精准性,突出了监管重点。全国共组织带证农产品监督抽查11.8万批次、快速检测331.2万批次,对开证主体开展巡查检查91.4万次,暗查暗访、飞行检查1.3万次。对发现的生产记录不规范、质量安全控制措施不到位等问题,迅速督促整改落实。


  二、深入分析合格证试行存在的问题和机遇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