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专访汉和资本罗晓春:坚持做长期正确的事情(2)

我们常常说观察一个人的信仰和价值观,首先是听其言,其次是观其行,但我必须再加上一点,你还要看他真正取得了一定成绩之后会不会变,这点也很重要。现在汉和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我们仍然坚守最初的信仰和体系,因为有自信目前汉和的框架体系很成熟,不需要改变方向。

其次,有关人才培养,汉和坚持一条基本原则——内部培养人才,目前汉和团队人数不多,完全通过的自主培养,我们最初只有一个员工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写研究员工作流程,逐步构建真正适合我们自身发展的投研体系流程。这样保证了投研团队对公司整体投资理念和方法论的深刻理解和严格执行。同时也有助于基金经理把绝大部分时间精力用在投资研究的“刀刃”上。

2、巴菲特有一句话“我是一个好的投资家,因为我是一个企业家;我是一个好企业家,因为我是投资家”。您对这句话是不是会一些共鸣?

罗晓春:非常认同,其实汉和投资的真正能赚大钱的上市公司都符合这句话。汉和不赚高抛低吸的钱,也不赚割韭菜的钱,赚的就是企业成长的钱。既然投资的本质就是投企业,汉和当然要投资那些跟我们价值观一致的上市公司,最终也大概率能够验证这些重仓企业是最优质的、最具有可持续性的,成长潜力巨大的企业。

举个例子,比如某只医药股,是我们成立之初时买入的重仓股,持有的7年时间里赚了10倍。为什么能拿那么久?其实就在于我们发现这家有着足够长远的眼光。这家创新药企在自己做原料药赚钱的时候,就开始为企业长期发展做准备,把原料药赚的钱投入创新药研发。研发新药,就像过深涧上的独木桥,这从“3个10”中就能看出有多难:研发一个一类新药,要花费10年时间,要投入10亿元,却只有10%的成功率,但是他们还是怀着莫大的勇气,持续不断的投入时间、金钱、精力,这个过程中也非常强调自身团队建设、培养,将人的价值放在第一位。所以,我觉得不成功的公司有各种的不成功,成功的公司本质都是一样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如果一家企业创始人不是好的企业家,那说明从根本上思维方式很可能有问题,那么做企业和做投资肯定思路是一致的,我不相信有人可以运营公司是短期思维,然后做投资又有长期思维。

所以巴菲特这句话是经典名言,即使是在私募基金这种通过投资于其他公司来赚钱,相对比较特殊的行业,私募基金管理人本质上还是一家公司,只有基金经理成为了一个最优秀的企业家,长期深入观察其他行业如何运行,并投资于那些各方面都足够契合,有机会获得长期发展的企业,持有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最终才会获得一个很好的结果。

3、有一种说法叫高手之间的比拼往往都是细节决定成败,比如世界游泳第一名与第二名之间零点几秒的差距往往只是因为非常细微的习惯,比如手指弯曲程度对阻力的改变,汉和也是非常在细节上下功夫的私募机构,您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罗晓春:汉和注重细节,第一个层面是日常工作与运营中的细节,从我自己开始,到公司每一个同事,都会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包括发的每一份材料,每一场路演,每一次投资者交流,整个团队运作的方方面面。

第二个层面是投资中的细节,投资中,既需要模糊的正确,也需要对细节的把握,给这模糊的正确以支持。

具体到每一个投资机会,可能从结果上来看,你持有了三年,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有看好的大方向,就能像埋下一颗时间胶囊一样,十年后挖出来看。每一笔投资都需要能形成一个闭环,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出现前后不一致的情况,也就是说,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细致的研究,琢磨和比对。公司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是如何抉择的,历史上面对危机的时候管理层是如何处理的,管理层和员工是否都看好公司的发展,等等,支持这些的结论,都需要在细节中寻找依据。

在投资过程中,汉和更看重的其实不是细节本身,而是在细节的表象之下,需要有足够强的洞察力,直达背后的本质。比如,董事长的公开表态,对未来是否真的像他说的那样悲观?靓丽的财报中,是否存在疑点?惨淡的业绩,是至暗时刻,还是转机的开始?

我想在资产管理领域“高手过招细节决定成败”,不是指对每次股价涨跌波动都追根究底,过度敏感容易扰乱正常的投资判断,因为可怕的从来不是净值曲线的回撤,就像投资标的短期价格的波动一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怕的是导致投资逻辑改变的转折点,所以需要听其言、观其行,注重关键时刻企业管理人表现的细节。

4、2013年汉和创立之前,您的投资理念是怎样形成的?2013年至今,投资理念哪些是从未改变的?投资框架中哪些是新增的?持续进化的能力来自哪里?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