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素食行业20年,这家企业如何保持领先地位?(2)
时间:2020-06-15 11:56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2006年,素天下和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联合攻关了国家星火科技项目“微胶囊附味技术及魔芋素食仿生系列食品”。基于该项目微胶囊包埋附味技术的攻克,素天下植物肉的附味技术有了开创性的突破。 目前,素天下聘请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院长及其团队担任技术专家顾问,同时,与省内其他科研院所保持着紧密的科研合作,每年投入研发费用超过千万元,占到年销售额的5%左右,用于产品及相关系统软件的开发。 除了专家顾问团队的技术支持,新品的开发也离不开消费者洞察。贴近消费者成为找到创新方向、及时响应市场需求的关键。菌菇素肉丸的诞生就来自消费者的创意。 消费者反馈说,市场上一些厂家使用品质差的肉制作肉丸,他们想吃却不敢吃。如果有一款产品吃起来有肉的感觉,又很Q弹,但里面没有肉的成分,这样的产品会让人放心得多。于是,素天下研发团队在两个月内研发了菌菇素肉丸,并邀请兴趣人群试吃,根据反馈进行改进,然后正式推向市场。 这种从消费者出发的研发方式和以前有很大不同。以前,产品是在实验室里按照研发人员的构思做出来,内部品尝之后交给市场部,然后经过市场调研判断产品的适销性,如果适合销售,才和生产方协调进行生产。这种研发模式不仅流程长,开发的产品能不能被消费者接受,还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 “在原有模式下,新品的存活率很低,通常只有3%〜5%。新的研发方式从消费者开始,收集意见做出最小可用量的样品交给兴趣用户,根据他们的反馈进一步优化产品。这样的新品在市场上的存活率一定更高。”林先鉴说。 作为一家专业素食公司,素天下有着近20年的植物肉加工经验。如何从原来的专业小众市场拓展到大众家庭消费市场,是素天下面临的一项挑战。素天下有豆制品、魔芋制品、米面制品、食用菌制品等几条产品线,植物肉产品属于豆制品。林先鉴认为,菜式的组合创新将是素天下扎根行业的优势所在。 组合创新意味着不一定以全新的原料开发新品,而是在豆制品、魔芋制品、食用菌制品之间进行组合,做出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含量高的产品,比如魔芋制品与植物肉的搭配。备受瘦身人士青睐的魔芋产品,具有膳食纤维含量高、饱腹感强的特点,但没有蛋白质,将魔芋产品和植物肉组合在一起,就能更好地满足瘦身人士的营养需求。 2 打造开放的协同体系 在新产品研发机制上,素天下倡导全员参与消费者信息收集,并为每款产品设立百万奖金,鼓励所有人参与到产品的构思、设计、开发中来。一旦产品开发成功,信息提供者以及研发、市场等部门,都可以按照贡献分享奖金。 这种开放机制的背后,是素天下始于2014年的打造供应链协同体系的发展战略。快速推出新品的前提是供应链体系必须能够快速响应,这就要求整条供应链上所有相关方进行协同合作。在素食生产领域,供应链上的利益相关方包括了原料供应商、包材供应商、物流运输方、生产者、经销商、消费者、社区、政府等。 整个协同体系的打造,是从企业内部开始的。首先是整合内部供应链,让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仓库、品管等部门实现协同。为了高效协同,素天下自己搭建了一个供应链系统“小素点”。 比如,有了协同开发,素天下新品研发的组织流程发生了改变。研发部门会利用公司系统中部署的机会模块,从公司内外收集各种创新想法,然后评审小组对产品创意进行筛选,选中的产品创意会进入样品阶段,一旦样品获得公司决策层的立项审批,财务、营销、市场、技术、生产和采购将组建项目部门,共同完成新品的研发上市工作。 和内部协同不同的是,与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则没有那么顺利。2015年,素天下曾尝试与供应商建立协同系统,结果以失败告终。“除了供应商使用习惯的原因,最大的问题是彼此在认知上有很大的差异。供应商担心自己的商业机密会泄露。”素天下分管制造的副总经理罗永桂表示。 2016年,素天下再次向供应商推行供应链管理系统。公司吸取了2015年的失败教训,采用了分阶段推进的方式。比如,跟包材供应商的协同,从一种包材开始试点,先小部分开放彼此的数据,尝到甜头后再进一步开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