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小朋友,你的辣条健康吗?(4)

  图图(化名)今年三岁,不爱喝水,他的妈妈听朋友介绍,加入了一个微商妈妈建的群,这位妈妈专门卖自制的秋梨膏,称完全手工制作,无任何添加剂和防腐剂,每次只要一小勺给孩子冲水,就可以润肺止咳。一小瓶150克,售价149元,同样没有配料表、没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没有食品安全认证。在超市里,一瓶290克的品牌儿童秋梨膏只要10几元。“起初也有点担心食品安全的问题,但想到群里那么多父母都在抢着买她的秋梨膏,而且还限量,觉得应该错不了,所以就放心大胆买了。”图图的母亲表示。

 

  “干吃酸奶”里没有酸奶

 

  5月28日,记者在城乡结合部一家便利店看到,柜台上一种名为“干吃酸奶”的小糖果很受孩子们欢迎,价格便宜,一元钱十片。期间,就有两名十几岁的孩子,花8元买了八十片。记者看到这个糖果包装上,“干吃酸奶”四个字非常醒目,字体高度占到了包装高度的三分之一。上面还用英文标注:Pure milk candy,意思是纯牛奶糖果。查看背面的配料表却发现,这款糖果配料有葡萄糖浆、白砂糖、代可可脂、食用香料等,但是唯独没有酸奶或者牛奶的成分,其中一行不起眼的字写着品名:酸奶味糖,也就是说这种所谓的“干吃酸奶”糖果与酸奶和牛奶没有半毛钱关系。产品包装如此标注无异于欺骗消费者,要不是仔细看,根本就无法判断。

 

  五彩巧克力豆成三无产品

 

  在一家卖自制糕点的摊位上,记者看到这里除了糕点,还有一些儿童零食,其中摆在显眼处的是一个用透明的塑料瓶子,里面装满了五颜六色的巧克力豆。记者拿起一看,发现这个瓶子上没有生产日期、厂家、食品许可证编号,甚至就连名字都没有。记者忙问“这是你们做的?”该商户回答“我们哪有这个本事,这是从批发市场进的货,可好卖呢。”正说着,就有一位小女孩购买了这件商品。

 

  含乳饮料宣传打擦边球

 

  市民雷女士称,她的孩子不爱喝奶,就爱喝含乳饮料,每次不让喝,孩子都是振振有词,这也是一种奶,而且口味甜美。

 

  从记者实地探访情况来看,包括大型品牌连锁超市在内,其乳制品的推销人员则对乳制品的具体差异大都含糊其辞。有的直接写的是儿童酸奶或是牛奶,只是在后面加注了一些标识,告知添有其他成分。记者在环湖中路一家超市中看到,货架上写有“儿童酸奶”的字样,产地是“泰国”,记者购买后,翻看后面的配料表发现,酸奶占52%包含了(牛奶、复原乳、乳酸菌),剩余的则是白砂糖、果胶、日落黄等10种添加剂。而包装上面的名称也比较含糊,写的是“橙味酸奶饮品”。

 

  记者了解到,有家长为了弥补孩子早晨不喝牛奶的缺憾,会给孩子准备些乳制品饮料。乳制品饮料虽然会有一定比例的牛奶作原料,但是它会添加一部分像蔗糖、浓缩的果汁、香精之类的辅料。经过处理之后,虽然非常符合孩子们的口味,但是营养价值却大打折扣。

 

  一包辣条就含15种添加剂

 

  5月28日18点30分,记者在东丽区华明镇附近菜市场以及商场,随机购买了9种零食,仔细观察发现,其中就有2种没有生产日期,而有的糖果都是简单用塑料袋子一包或用玻璃瓶盛起来,包装未经密封也极易破损。外包装上连基本的产品名称都没有。

 

  有的零食包装名称极具欺骗性,看似与知名饼干品牌包装相似,但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有些巧克力豆还装在类似知名饮料的瓶中,具有迷惑性。

 

  配料方面,则更让人大吃一惊:一袋名称为“乡吧佬”的辣条,产品类型明确写有“调味面制品”的字样,净含量为“28克”,上面精确地分为“配料”和“食品添加剂”。“配料”有小麦粉、天然香料、食用盐等7种成分,而“食品添加剂”一栏,就包含了谷氨酸钠、甜蜜素、鸡肉粉、硬脂酰乳酸钠、焦磷酸二氢二钠等15种食品添加剂;一包小豆干,添加剂也多达七八种。

 

  虽然这些名词十分详细、看似专业,但让家长们不免有些担心。王女士说:“添加剂实在是太多了,这吃的到底是什么?小孩子吃了会造成什么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