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小朋友,你的辣条健康吗?

   六一国际儿童节将至,商场、超市以及各大电商平台,儿童产品成为最热的促销关键词,儿童食品更是品种多样,令人目不暇接。一些家长在选购时往往会感到困惑,如何在孩子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给孩子选购有营养的零食,避免孩子买到垃圾食品和假冒伪劣食品,成为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就读者来信反映问题较多的儿童零食市场,本报记者近日开展深入走访,形成调查报告。

 

  儿童零食市场潜力巨大

 

  零食在我国儿童青少年日常饮食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已经成为重要的膳食组成。2019年末,我国16周岁以下的儿童人口数量为24977万,占总人口的17.8%。庞大的儿童人口数量意味着潜力巨大的市场需求,儿童零食市场迅速崛起,预计从2019年到2023年,儿童零食市场将以10%到15%的复合年增长率稳定增长。

 

  5月17日,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制订的《儿童零食市场调查白皮书》(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指出,儿童食品标注不规范、儿童零食营养价值堪忧、家长对国内儿童食品品牌信任度低等问题突出,制约了儿童零食市场的健康发展。

 

  部分儿童食品为增加口感加入多种添加剂;部分零食打着“儿童”概念,但成分其实与普通食品成分无区别;部分食品宣称适用人群,但成分与实际不符合。

 

  专家表示,儿童零食的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营养状况,且儿童免疫力与身体机能无法与成人相比,适合儿童营养需求特点的健康儿童零食将更有利于儿童身体的健康发育。然而,目前的儿童零食市场,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既有专为儿童研发的高端零食,也有高钠高脂肪的不健康零食,甚至是三无产品的“辣条”类零食。在零食品类方面,多为糖果、饼干、膨化等大众零食,与成人零食没有明显的区别,产品定义较为模糊。

 

  儿童酱油、儿童饼干、儿童牛奶、儿童乳饮料等被冠以“儿童”两字的食品充斥各大商店超市,受到了年轻家长们的青睐。事实上,儿童食品和普通食品配料成分并无差异,但是售价却比普通食品要昂贵。目前市面上部分儿童食品徒有“儿童”之名却无“专用”之实,只是用来细分产品的市场手段。一些商家利用家长们对儿童食品营养标签的忽视,抓住其漏洞,在宣传上夸大其词,误导消费者。因此,家长在选购儿童食品时,一定要仔细甄别,不要误入商家陷阱。

 

  今年对“儿童食品”

 

  计划抽检3522批次

 

  2020年,天津市场监管委计划对“儿童食品”开展抽检监测工作任务,累计计划开展3522批次,其中包含乳制品353批次,饮料928批次,饼干270批次,冷冻饮品278批次,薯类和膨化食品426批次,糖果制品622批次,水果制品645批次。

 

  健康提示

 

  建立平衡膳食

 

  合理营养理念

 

  应该如何引导儿童青少年从小建立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理念,减少或纠正不良的零食消费行为?2018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营养学会共同编制了《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膳食营养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也存在零食消费过多、缺乏科学指导等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张兵说。我国2岁及以上人群零食消费率从上世纪90年代的11.2%上升至近期的56.7%,零食提供能量占每日总能量的10%左右。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阶段,过多或不合理零食消费行为可能增加肥胖及相关慢性病发生的风险。

 

  《指南》根据年龄段分为三册,分别适用于2—5岁学龄前儿童、6—12岁学龄儿童及13—17岁青少年。

 

  2—5岁学龄前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三顿丰富的正餐与两次适量的加餐是学龄前儿童获得全面营养的保障。如果需要添加零食,应该少量,且要选择健康零食。因此,针对2—5岁学龄前儿童的核心推荐包括:1.吃好正餐,适量加餐,少量零食;2.零食优选水果、奶类和坚果;3.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零食;4.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5.零食应新鲜、多样、易消化、营养卫生;6.安静进食零食,谨防呛堵;7.保持口腔清洁,睡前不吃零食。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