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4)
时间:2020-05-25 08:51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仲志余提出,要进一步深化灌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公益性人员基本支出和工程维修养护费用“两费”的财政补助,大力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加强技术创新,注重人才培养;大力推广先进灌溉制度、用水计量装置和信息化技术,提高灌区工程管理、用水调度、水资源与水环境监测和服务用水户水平;培育灌溉专业化服务队伍,实现灌区管理现代化。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乔晓玲:
合理布局生猪产业 推进养殖业现代化
本报记者 孙眉
“生猪稳产保供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力争2020年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乔晓玲告诉记者,要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现代化建设,提前制订生猪产业“十四五”规划,有效保障肉类稳定供应。
2019年,我国生猪产能下降较快,乔晓玲认为,除了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之外,有些地区扩大限养禁养区也是生猪生产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长期稳定生猪生产的角度考虑,乔晓玲提出五点建议:
一是依据限养禁养的环保要求,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划定限养禁养区的统一规范,为制定生猪产业规划和“省负总责”提供法定依据。
二是组织原生猪主产省、主销地等有关方面研究屠宰加工转移的实施方案和活猪调运的具体路径,为制订并实施生猪产业规划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奠定基础。
三是尽早制订发布全国生猪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导各地确定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和中小散养户的布局。
四是着手组织建立全国畜禽原料及其产品统一调运系统,包括相关的病毒检测、洗消中心、全程追溯等,建立相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系,为全国城乡肉类市场保供稳价提供运输等物流技术支持。
五是建议发挥政府保供稳价的调控作用,组织重点保供企业对进口猪肉实行联合采购,调节和稳定猪肉市场价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