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展开农业现代化新画卷(2)
时间:2019-12-24 10:47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绿色是黑龙江农业最靓的底色。黑龙江始终珍视黑土地,保护绿色资源,发展绿色生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全国人民吃得美味、吃得安全、吃得健康,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和健康”。
近年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时提出的“要积极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培育一批叫得响、信得过的绿色食品品牌,推动黑龙江由大粮仓变成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的指示精神,省委省政府切实把绿色食品产业作为成长性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来抓,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着力把绿色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打造成第一支柱产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黑龙江在全国率先发展绿色食品,并始终坚持出口导向,瞄准国际一流标准,建设高标准农产品生产基地。2018年,全省绿色食品认证面积7396万亩,占全国的23.3%,面积是2010年的1.3倍;有机食品认证面积650万亩,占全国的10.5%,其中欧盟认证152.4万亩。
农业生产走进新时代
今年,龙江县超越现代玉米农民种植合作社以土地托管的方式种了45万亩玉米。
农业生产在黑龙江已经开启了全新的方式。龙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是全省玉米播种面积最大的县,今年全县计划农作物播种面积489.1万亩。超越现代玉米农民种植合作社在当地因地制宜地探索出“土地托管”模式,在保持农户作为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不变的前提下,农民向合作社支付土地托管费,合作社提供“耕、种、管、收”一条龙服务,种地收益仍归农民所有。合作社负责农资供应、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收储加工。合作社的土地托管分为全程和半程,全程托管从种到收不用农户动手,保证八成苗,保证收益不比相邻地块少。土地托管搭起了农户与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桥梁。
今年庆安县洪光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用无人机给村里的玉米地施肥,合作社27785亩耕地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种植。合作社农民占保民说:“以前都是一家子种个几十亩地,现在实行机械化作业,一个人就可以种个几百亩地甚至上千亩地。我们开上了小车,在城里买了楼房,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好景色。”
多年来,黑龙江坚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科技化、水利化、产业化、规模化水平,多项指标领跑全国,努力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1952年,全国第一个农机站“星火拖拉机站”在黑龙江省桦川县成立。在这之后,黑龙江省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特别是近15年来,在中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农机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截至2018年底,全省农机总动力6082.4万千瓦,比1978年增长近19倍。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7%,比1978年提高了58个百分点,位居全国首位。拖拉机保有量161.4万台,其中100马力以上拖拉机保有量4.2万台。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程度达9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30个百分点。大型农机装备和生产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农业机械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省已建成省、市、县农机管理调度指挥系统,安装农机智能终端3万多套,实现了农机指挥调度、生产精准监测、作业需求对接、社会化服务、农机数据统计、农机合作社管理、农机购机补贴管理等功能,具备了深松整地、秸秆还田和免耕播种作业智能化监测能力,提高了农机作业标准化水平。农机物联网应用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推进了现代智慧农业的发展进程。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7.1%,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和农产品优质化率均达到100%。创建现代农业科技园370个,“互联网+”高标准生产基地1458个,益农信息社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克山县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规模经营土地5.6万亩,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省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仁发模式”在全国推广。2018年,合作社粮食产量达到3.85万吨,今年种植马铃薯7600亩、高蛋白大豆1.75万亩、有机豆浆豆7800亩、玉米1.57万亩、鲜食玉米5800亩、青刀豆524亩、豌豆1076亩,预计实现纯效益3200万元。合作社今年还建设高标准绿色食品基地6000亩、有机转换基地1万亩,预计实现总产8000万斤,纯效益620万元。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香港:西芹和绍菜样本镉含量超出法例标准
- 下一篇:猪肉等商品再降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