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九曳供应链创始人兼CEO张冰:奔向4700亿的中国冷链,将如何改写食品行(4)

张冰认为,当所有食品企业的不同商品都放在仓库里的时候,尤其To C的运营模式,每天需要高频的出入库,不可能靠人去管理仓库。如何管理每天高频的出入库、如何管理每天的库存、如何降低损耗,都需要IT的能力去实现。

在运输端,消费者对体验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比如从A地运到B地,是否能像查快递一样查到每个节点的位置,甚至是温度,我相信这是消费者希望看到的,也是需要技术去实现。”

九曳供应链创始人兼CEO张冰:奔向4700亿的中国冷链,将如何改写食品行

正如钟薛高,保证全程-22℃冷链运输,每辆冷链车额外装配温感仪器,再远的运距也能随时掌控温度情况,未来这样的意识也会逐渐普及。

同时,像自动分拣、新材料保温、绿色制冷、无人驾驶等技术的应用,可大幅度降低成本、提升运营效率[7]。

在日本,劳动力十分昂贵,促成了分拣系统的普及,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在进行作业时都是采用专业的机械,大大提高了冷链物流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工分拣的错误率,无形之中降低成本。

4、减少“看不到的成本”,增加“看得到的价值”

实际上,冷链物流的可见成本只是表象,企业更应该关注那些看不到的成本。

张冰提出:“冷链物流成本主要是由两方面构成的:一是信息不对等,有货时车少、有车时货少;二是相对成本高,对于低端、低附加值产品,冷链成本自然是较高的。”

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西泽修教授曾提出物流成本冰山理论:物流费用只能反映物流成本的一部分。正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人们所能看见的价格只是冰山一角,大量沉在水下的是企业内部消耗的物流费用,包括管理成本、损耗、信息不对等造成的成本等。

我国冷链行业冷藏车平均满载率不足70%、冷库平均空置率30%以上。如何管好人、车、库,最大程度降本增效,是企业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7]。

张冰认为,单纯的压缩冷链物流成本,其实是一个伪命题。“简单地从800元一吨降到700元一吨,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更多的是需要企业从供应链管理层面,做到有计划地生产、运输、存储和销售,提前准备所有的物流工作,消除信息不对等,降低相对成本。

例如日本,由于需求预测机制的完善,实现了“无缝对接”,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在运输中从未出现过有车无货的现象,冷链物流信息化始终保持快速运行[2]。

另一方面,冷链物流成本高,也是一个相对性的问题。“就像一部IPhone的手机和一部小米的手机,发顺丰快递都是20块钱,那请问哪个物流成本高?”

食品企业在为冷链物流成本头疼时,不如也反过来去看,自己的产品如何能够做到更高的附加值。比如三只松鼠,比一般炒货摊的单价高,是因为提升了消费者体验,通过品牌塑造和故事性提升了附加值。

再比如冰淇淋,传统的两块钱一支的雪糕如果去做冷链,自然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但钟薛高走高端雪糕路线,核心产品不加香精、色素、防腐剂等添加剂。“全程-22℃冷链运输、48h内送达”是作为高端体验的一部分,产品的溢价足以覆盖物流费用。

所以,当企业通过品牌故事、用户体验、产品升级等方式提高了自身价值,冷链物流的相对成本自然会降低,甚至会成为附加值的一部分。这也需要食品企业与冷链企业共同进行消费教育,普及冷链对于食品的重要性,让消费者能看到冷链的价值,并愿意为之掏钱。

总结

张冰相信未来冷链的发展将为整个食品行业带来效益的提升。

当冷链翻越上了这三座山,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想象:

作为消费者,我们将吃到越来越多无添加的、现采现制的、健康的产品,这些产品可以来自全国甚至全球各地,还能进行个性化的定制;只要打开手机,我们就能查看商品在哪里、温度是多少、湿度是多少,甚至还能即时看到商品的图片或视频。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