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湖南生猪复产保卫战:养猪也是政治任务(4)

  李小玲说,批地快的要2至3个月,慢的则要一年,要和环保、国土、农业和林业等一堆部门打交道。湖南不像东北地广人稀,以丘陵山地为主,土地零碎,连片地少,能用来养猪的地只剩下偏远的林区或荒山荒地。

 

  他还记得,衡阳县2018年一共退养了5家规模化养殖场,只有一家正在县内重建,其他4家没有找到合适的地,不得不“功能性停产”。

 

  近期,湖南省发布的《关于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政策措施》(简称《措施》)在养猪用地的保障上,适度放开了一些。

 

  《措施》规定,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允许在Ⅲ、IV级保护林地内建设种畜禽场,而且取消了15亩附属设施用地的上限规定。

 

  徐旭阳指出,以前生态林有严格要求,不允许养猪,这次允许二类以下的生态林养猪,相当于“零”的突破。

 

  在农业农村部10月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在盘点各省内的猪肉保供政策时,也点名表扬了湖南的“生态林建畜禽场”政策。

 

  《措施》还要求,对新建、改扩建生猪养殖场要实行并联审批,简化审批流程,压减用地审核备案时间。

 

  在衡阳市,新的政策正在落地。

 

  现在,有企业要建猪场,农业、国土、环保、林业、水利、还有乡镇会聚在一起联合选址,选好地后,大家一起开个会,如果都同意企业在这建猪场,就边建边批,这样走完整个程序,时间可以缩短一半。

 

  养猪也是政治任务

 

  对李小玲的抱怨,衡阳县的领导也很无奈。

 

  王辉宇还记得,衡阳县此前要建一个大型养殖场,企业还没和政府签协议,就有村民告状到县委,县委常委把投诉转给县长,最后也没有建成。

 

  作为衡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这些年,王辉宇见证了养殖户在普通民众中间的艰难突围,也见证了政府在夹缝中举步维艰。

 

  贺晓霞指出,随着人们越来越强烈的环保观念,对猪场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不满,投诉时有发生。但问题是,人们对畜禽污染有一些误解,近年来,环保趋严,很多猪场都安了粪污处理设施和环保设备,但老百姓不管,只要闻到臭味就投诉。可是,即使在养殖业最发达的的欧美等国,也没办法彻底解决养猪的副产品:浓臭的氨氮。

 

  耒阳市农业农村局江小云还发现,很多时候,村民是在恶意举报,不是因为真的发现污染,而是源于和猪场主之间的私人恩怨,有些甚至是20年前的私人恩怨。

 

  猪场的建设还涉及到土地流转。因此,经常是上面已经选址了,审批了,落地了,但村民不支持,告到镇政府,镇政府去村里做工作,失败。

 

  一直以来,地方政府总缺乏足够的动力发展生猪生产。养猪业既不产生税收,还有越来越沉的环保负担,更时时被村民投诉,遭遇基层治理困境。因此,在发展生猪生产上,地方政府的态度一直不积极。

 

  不过,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10月31日,衡阳市政府把湖南现代农业集团、新五丰、新希望等8家全国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叫到一起,现场签订了投资意向协议。总投资共154.9866亿元,这些钱将在未来变成890万头猪。

 

  但这些企业看重的不是数字,而是一个巨大的反差:以前,政府从没主动找过他们,都是他们自己来当地谈,被政府拒绝。现在,是政府主动邀请。在衡阳市,这还是第一次。

 

  在衡阳县城中心,变化也在发生。

 

  每年,约10万头猪从保安小区运出,在这个只有1平方公里的地方,密匝地驻扎着28个养猪场,最大的有1000多头猪,最小的也有几百头。2009年,这里曾作为“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的典范被打造,但由于近年来的环保压力,短短几年内,保安小区就变成了污染小区和投诉重灾区。

 

  每年,保安都能收到数十起投诉,来自普通老百姓、人大代表、县委老干部和在任的政府官员。2017年中央环保督查后,县政府在环保压力之下清退了这里的十几个猪场。

 

  政府对保安的态度在湖南,乃至中国,都并不罕见。保安的衰落,不仅象征着传统养殖小区模式的失败,它的背后是中国近十年来养猪史的一个重要侧面——进击的环保。

 

  但现在,环保遇上了“保供”。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