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公开征求《关于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2)
时间:2019-11-22 11:09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二)简化养殖场整改重建、升级改造的设施农用地备案手续。对收购、租赁、入股已有畜禽养殖场进行整改重建、升级改造,原养殖场已办理设施农用地备案的,依法办理备案主体变更。已备案设施农用地的畜禽养殖场整改重建、升级改造,在与原备案内容一致的前提下,无需重新备案。对扩建生产设施、附属设施(配套完善防疫设施、资源化利用设施、粪污处理等环保设施等)的,依法对新增设施办理设施农用地备案。(省自然资源厅、林业局牵头,省农业农村厅等参与督促指导)
(三)规范畜禽禁养区管理。严格依法依规划定禁养区,除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养殖区域之外,不得超范围划定禁养区。禁养区划定后五年内不得随意调整。各地要制定完成禁养区矢量化边界图,形成禁养区范围“一张图”。(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督促指导)对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内确需关停搬迁的规模养猪场,当地政府要安排用地支持异地重建。禁养区内省级以上畜禽保种场、核心育种场需关闭和搬迁的,地方政府应征求省农业农村厅意见。(省自然资源厅、林业局、农业农村厅、生态环境厅督促指导)
三、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提升畜牧业综合素质。各地要大力引进大型企业建设现代化畜禽养殖场,积极创造良好条件,简化办事流程,协调解决用地、环保、防疫等手续问题,加快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落地投产,形成高质量产能。(省自然资源厅、林业局、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督促指导)支持畜禽养殖场配套完善饲养、防疫、环保等设施装备,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符合补贴范围和条件的饲料加工机械设备、自动喂料系统、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装备等实行敞开补贴。鼓励采用龙头企业带动、入股经营、合作发展等办法,引导小散养殖场户升级改造。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村企合作,统一规划建设标准化畜禽栏舍,统一饲养技术规范、动物疫病防控和粪污处理利用措施,建设高效安全、绿色环保的标准化集中养殖小区。(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参与督促指导)
四、加快科技创新推广,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积极推进畜牧业“产学研推”融合发展,组织开展畜牧产业关键技术和设施设备的攻关研究,推动科研成果开发和推广应用,提升畜牧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引导科研院校和畜牧企业深化合作,共建科技创新推广平台,支持建设畜牧科技研创、交流、展示、示范中心。建立健全省级畜禽产业技术体系,充分发挥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和行业协会作用,加大高效实用技术推广示范力度,打造畜牧科技示范推广窗口,切实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省科技厅等参与)
五、实施畜禽种业振兴行动,增强畜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积极构建“保种场活体保种+遗传物质基因保存”相结合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支持建设广东省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和畜禽种业“两场一基地”,创建以种业为龙头的畜牧科技产业园,打造示范全国、辐射全省乃至华南地区的畜禽种业高地。加强畜禽新品种(配套系)选育和扩繁,制订广东省畜禽良种联合攻关方案,推动实施国家级和省级畜禽良种联合攻关,提升主要畜种核心种源自给率和育种企业国际竞争力。实施畜牧业品牌战略,打造一批“粤字号”特色优质畜禽产业品牌。至2025年,全省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率达95%以上,新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5个以上。(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省科技厅等参与)
六、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要求,深入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推广清洁养殖工艺和粪污全量收集利用技术模式,支持建设畜禽粪污收集运输处理利用设施设备,扶持发展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第三方服务业和有机肥产业,深入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促进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积极推进符合入网标准的生物天然气接入城市燃气管网,落实沼气和生物天然气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落实国家有关规定,对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的养殖场,免征环境保护税;对其生产销售有机肥产品免征增值税。(省农业农村厅、生态环境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税务局等参与)
七、推进屠宰标准化建设,构建现代化屠宰加工流通体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