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新闻纵深】果蔬售卖缘何冰火两重天(4)

  马彦丽:是的。即使在整体市场都不景气的时候,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也能够使自身抗风险的能力提升一些。比如,某些农产品生产者适应消费趋势,推出有机、无公害等农产品,并有品牌加持,就有可能会使其在竞争中获得相对优势。不过这不能扭转涨跌大势。

 

  记者:各界对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校对接等抱有很高期望,这类流通模式能显著减少流通环节,让利于农户和消费者,您怎么看?

 

  马彦丽:相比传统的”经纪人+产地批发+销地批发+菜市场(超市)“的模式,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和垂直一体化采购平台模式的普及推广,确实有利于减少流通环节。但是这种流通模式也有缺陷。首先,其对接的只能是大农场或者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农业合作社等,要求农户一定要提高组织化程度;其次,这种垂直的纵向联系加强,意味着农业经营者与超市等主体之间的交易频次增加,单次交易量变小,交易的成本可能会上升。而批发市场大量交易和发现价格的功能则相对被忽视了,对这个发展倾向的判断是不全面的、不客观的。

 

  记者:对于众多分散的农户来说,他们要避免遭遇”卖难“问题,还需要做些什么?

 

  马彦丽:对于这部分农民而言,当务之急就是提高标准化生产、组织化交易。

 

  在日本,有大量的公益性批发市场,这种市场的规模类似我们的大型蔬菜批发市场,以拍卖的方式交易。农民们早上将一筐筐的菜放在市场上,这些菜在采摘过程中已经进行了非常精准的分类,一筐里的豆角多长多粗都是一个标准,并评好了等级。农民登记完产品信息就可以回家,下午市场会将采购商集中起来对所有商品进行统一拍卖。短短时间内货物两清,既提高了交易效率,又发挥了价格发现的功能,用来指导农户未来的生产。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不仅给普通分散的农户提供了成本比较低的商品交易途径,而且通过拍卖形成的市场价格非常客观,对资源配置起到风向标的作用。

 

  但这种模式的前提是农民必须进行标准化生产和分装,而且有比较好的契约精神,能够按照要求的统一标准来生产。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