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防风险 强监管 深入推进质量兴农(4)

  以建体系为基础,全面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工作体系,出台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对省级地方标准立项工作规范。强化技术支撑体系,推动建立“三农”领域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完善产业体系,围绕浙江省十大农业主导产业,对标国际先进水平,重点推动绿色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标准制修订。

 

  以强管控为支点,全力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锁定管控风险,针对风险隐患较高的特色农产品,创新开展质量安全一村一品行动。完善管控标准,制定了一个产业标本、一张模式图、一套讲解光盘、一本操作手册和一个示范园图的特色品种推广标准。强化管控措施,通过物联网数字化技术,科学在线高效施用农药。提炼绿色防控技术,推动落实特色农产品各环节的标准化生产和风险隐患管控措施。

 

  以重应用为支点,全面引领高科技农业发展。提升主体意识,将标准化列入农民素质教育、阳光工程等培训的主要内容。创新标准转化,将标准生产文本集成转化为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图和明白纸,并张贴上墙。强化示范引领,推动生态茶园、精品果园、放心菜园、特色菌园、道地药园和美丽牧场、水产健康养殖场创建及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

 

  “一品一码”质量追溯 大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 副厅长 王智桢

 

  福建省努力构建了“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对同一批次的产品,按照统一的追溯编码规则,作为唯一识别追溯码,让生产者展示形象,让消费者了解真相,让监管者掌握动向。

 

  注重顶层设计,高位部署启动。颁布《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出台《福建省食品安全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做到有例可援、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注重技术支撑,全面宣传发动。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全省举办培训班1100多场次,培训生产主体6.5万多人次。升级省级监管信息平台,组建技术服务团队为生产主体提供全天候、全覆盖技术服务。

 

  注重全程协同,着力上下推动。推动1.3万多家生产主体纳入追溯平台监管,做到应备案尽备案、应纳入尽纳入。抓好信息上传,建立健全生产记录档案。全面实行源头赋码、一品一码、凭证销售,累计生成追溯凭证和追溯标签243万批次。

 

  注重沟通协调,强化部门联动。与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接,联手推动业务工作,了解市场查验发现的未赋码生产主体名单,督促整改落实。解决标准规范统一、平台数据对接、赋码验码衔接等问题。明确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的具体类别品种实施办法、路径程序。

 

  注重制度建设,创新机制驱动。建立线上巡查、现场追查、调研抽查、执法检查、市场导查的五查制度。将“一品一码”履行情况纳入生产主体信用档案,实行多部门联合激励和惩戒。将“一品一码”工作作为全省农业农村部门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与单位个人评先评优挂钩。

 

  注重社会共治,引导公众互动。通过全媒体动员、全过程发布、全方位报道,宣传推广“一品一码”工作,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的良好氛围。

 

  以绿色发展为引领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党委委员 副厅长 邓贤贵

 

  近年来,江西省突出绿色生态的底色,大力推进全国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试点省建设,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连续保持在98%以上,连续多年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做好三篇文章。做好“产绿”文章,建设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6个、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1个,认证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和绿色有机产品面积达1695.34万亩,绿色有机农产品2475个。做好“护绿”文章,实施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严格控制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向农业生产领域流动。做好“倡绿”文章,实施“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战略,重点打造江西大米、鄱阳湖水产、赣南脐橙等品牌。

 

  落实三方责任。压实属地责任,层层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推动形成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权责一致、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尽职免责”的工作格局。落实监管责任,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联席会议制度。抓实主体责任,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安全意识,引导企业诚信经营。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