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防风险 强监管 深入推进质量兴农(3)

  从田间到餐桌,农产品的产后是连接产前、产中和流通、消费的重要环节。产后保鲜、加工新技术能够提升食物品质和消费满足感。产后科技创新能够促进三产融合,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据统计,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的农产品产后主营业务收入达22万亿元。同时,深加工程度逐渐升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稳定并保持向好。

 

  但随着我国农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农产品的产后还存在科技支撑不足、一二三产融合不够、乡村特色优势产业不强、产后过程存在较多的废弃物排放等问题。质量安全问题仍需长期关注,目前,我国尚处于以“质量安全被动应付”为主的初级控制阶段,迫切需要建设质量安全科技保障体系,实现质量安全主动保障。

 

  对此,应大力推广全程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增强技术的多元化集成和原始创新;深度开发农产品的资源产后综合利用;发展先进的装备研发和制造技术;加快实施节能、降耗、低碳的农产品绿色制造技术;重点关注食物营养与健康科学的结合。

 

  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趋向创新驱动化,零售趋向物流化和网络化,消费需求趋向方便、个性和营养化,这些都对加工科技提出了新要求。

 

  智能监控、主动保障将成为质量安全新标向。未来我国农产品产后发展将向生鲜农产品全程冷链、农产品梯次加工综合利用、智能装备自主制造及营养健康个性化食物定制等方向发展。

 

  新技术引领智慧农产品产后发展,全面进入工业4.0阶段。高光谱、超声波、电子鼻、人工视觉、X射线等物理无损快速检测技术将不断应用于农产品产后,提高产后效率,促进绿色发展。

 

  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建设 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 副厅长 朱新华

 

  近年来,江苏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坚持产管并举,不断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经农业农村部批复,江苏省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建设。目前,全省共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14家,省级安全县21家。省级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8%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定向好。

 

  高标准严要求,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整省推进。健全完善农业绿色生产体系、农产品安全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以及覆盖所有生产经营主体的监管体系。着力打造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示范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示范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共治示范区。

 

  调结构提质量,大力推进绿色农产品发展。把农业提质增效工程放在推进乡村振兴十项工程的首位,将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纳入省委省政府高质量发展监测考核指标体系。

 

  建平台抓落实,深化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省级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正式上线4个月以来,入网生产经营主体增加到5300余家,累计打印追溯标签236万余张,实现了省、市、县追溯系统数据互联。

 

  强基础促监管,守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夯实基层定监管人员、定监管对象、定监管任务、年终业绩考核的“三定一考核”网格化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省市县乡镇四级检测+第三方检测+生产主体内部检测”的检测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监测能力。

 

  抓创建压责任,努力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推动落实政府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生产者主体责任。引导所有农业主产县加入创建行列,鼓励设区市整市创建。今年新增省级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16家,预计到2020年可实现80%以上的农业县(市、区)建成国家或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目标。

 

  建体系 强管控 重应用 以标准化生产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 副厅长 孙飞翔

 

  近年来,浙江坚持绿色生态导向,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组织实施特色农产品风险管控、一村一品行动,全面推进标准转化应用。目前初步形成了以国家标准为基础,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为主体,团体标准相配套的产品体系。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