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防风险 强监管 深入推进质量兴农(2)

  云南的发展出路在山,森林就是一个工厂,生物多样性丰富。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院士团队将生物多样性的技术用在开发林下有机种植上,包括林下三七种植技术、林下紫丹参种植技术、林下石斛等繁育技术,为打造“森林农场”、开发“森林农品”、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技术支撑。这些产品在绿色生态的哺育下、在负氧离子的养育下,具有优秀的高原品质。

 

  科技创新助力打造绿色食品品牌。2015年我们建立了国内第一家农业大数据中心云南分中心。大数据中心的一个板块是生物资源的数据化,我们解析了世界上的16种药用药材,公布了基因组,这16种数据占到世界药用基因组的80%以上。

 

  今年我们建立了世界首个茶叶基因大数据库,给云南的数字农业尤其是生物大数据产业提供科技支撑。开展了万种蘑菇基因组计划,将在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当中形成新的食品资源、新的保健品资源和新的药用资源。

 

  聚焦国民营养与健康 创新发展海洋食品产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 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 朱蓓薇

 

  人类生命的不同阶段对食物的需求是不同的,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极大威胁着人类健康。营养健康成为国际共识,我国正积极推进健康中国行动,消费者的理念也从追求吃饱向吃好、吃得营养和健康转变。

 

  海洋被誉为“蓝色粮仓”,海洋食品肩负着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使命。海洋生物可以提供优质的蛋白质、多肽、油脂、多糖和生理活性物质等,高压、高盐、缺氧的极端生长环境,也造就了海洋生物的独特优势。

 

  当前,我国大力发展海洋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加工转化率较低,而且以初级产品为主,技术装备较缺乏,安全上也存在一定隐患。发展海洋食品产业,需要政府引导、科技主导、产业创新。在产业创新方面,除了要对传统食品和功能食品进行创新,营养食品的个性化也是一个未来发展的方向。发展特膳食品需要建立不同人群的营养模型,研究个性化的代谢规律,建立营养库。

 

  在发展食品工业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加工装备水平,做到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把控好食品原料加工和流通的各方面安全,为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健康负责。

 

  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原校长 柯炳生

 

  吃饭问题是治国理政头等大事,这个问题至少包括五个层次: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和吃得愉悦。其中,吃得饱是数量问题,吃得好是质量问题,吃得安全是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保障充足的农产品数量是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提高农产品产量方面取得巨大成绩,做到了总体保障可靠。但是,如何以越来越少的土地和水资源、越来越贵的劳动力生产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是一项严峻的挑战。这就需要做到“两藏”,即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注重业态创新、政策创新、组织创新和科技创新。

 

  农产品质量问题十分复杂,市场竞争本质上是质量竞争、品牌竞争。优质、品牌农产品的生产要基于农业做大做强,只有形成一定规模才有做优的可能。这方面,既需要科技的支撑,也要找准优势。比如陕西洛川,基于独特的区位优势,将苹果产业做大做强,优质的苹果始终受到市场青睐。农业品牌的打造过程中需要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同时还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整体上看,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越来越高,但消费者对安全放心农产品的期待值也不断提高。农产品生产高度分散,市场上的产品来源复杂,建立可追溯体系较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大。要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需要生产者、政府部门、科研机构、新闻媒体等各方共同努力。生产是源头,既要引导生产者“有良心”,也要通过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加大法治力度而让生产者“有畏惧心”;科研机构应致力于研发精准、快速、廉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检测手段;新闻媒体应该发挥社会担当精神,在新闻报道中,既要敢于揭露实际中出现的问题,也要坚持认真严谨的态度,避免误报和误导。

 

  科技提升农产品产后实力 促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 王凤忠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