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标准化条例》2019年10月1 日起实施 为全国标准化工作提供“上(3)
时间:2019-09-25 09:40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七是完善表彰奖励制度。《条例》第六条规定,参与标准制定可以作为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的业绩;将标准创新成果纳入科学技术奖励评奖范围。上海已着力解决当前职称制度的难点问题,最大限度激发、释放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打响“四大品牌”,提供坚强有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让全社会更加重视标准
当前,上海正加快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卓越的全球城市。卓越的全球城市必须有卓越的质量,卓越的质量必须要以高标准为引领,要为上海全面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奠定坚实的标准化基础,因此必须切实抓好《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更好地用《条例》来规范、引导和保障本市标准化工作,让全社会更加重视标准、更好地运用标准。在面向全社会开展《条例》普法宣传的基础上,要组织企业、社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有关人员开展重点宣讲培训,增强社会各界对《条例》及标准化工作的了解。抓好《条例》规定的部门职责和各项创设制度的落实,积极推进《条例》创制的“上海标准”标识、地方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等制度的贯彻落实,对与《条例》不相适应的现有规范性文件及时修改完善。
“上海标准”上天入地 在质量标准新高地上汇聚智慧
增加标准有效供给
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水平。服务“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聚焦民用航空、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能源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领域,持续开展标准化试点。通过大型客机和海洋工程装备等国家重大专项标准化示范项目的实施,为国产C919大型客机及JU2000E自升式钻井平台等重大装备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标准技术支撑。大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基地(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建设,深化商用航空发动机重大专项示范项目建设,搭建技术-标准-产品一体化服务平台,以重大专项引领全产业链标准和质量提升。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工作。城市运行安全领域,会同公安、安监等部门开展了技防、消防、安全生产等领域标准体系研究,制定了《住宅小区智能安全防范系统要求》等地方标准;城市综合管理领域,制定了《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等基础性地方标准,为提升绿化和市容环卫、水务、市政设施以及应急等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提供标准指引。会同上海市戒毒局制定了《司法行政机关戒毒教育矫治 个别计划》等6项地方标准,在全国率先建立起戒毒领域的地方标准体系;公共服务领域,加大医疗卫生、养老、助残等民生领域标准研制和实施力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等多项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政府自身建设领域,制定《行政审批办事指南编制指引》等地方标准,推动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试点建设,实现1000余项行政审批事项标准化全覆盖。
初步形成“一网通办”标准体系。为贯彻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推进“一网通办”、加快建设智慧政府的要求,发挥标准在“一网通办”涉及的数据共享、平台对接、业务协同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作用,会同市政府电子政务办、市大数据中心等部门,合力推进“一网通办”地方标准体系建设,目前已发布两项地方标准。
推进长三角地区标准一体化发展。联同浙江、江苏、安徽等地研制长三角区域标准,同步发布《会议经营与服务规范 第1部分:会议服务机构》英文版,促进上海会议服务行业更好地接轨国际。三省一市正在共同研究食品安全信息追溯标准和区域环保标准等工作方案,还将以城市标准化创新联盟建设为抓手,研究出台《外延蔬菜基地生产经营评价指南》《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指南》等联盟标准。
不断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