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颖廉:新时代国家食品安全战略若干思考
时间:2019-08-29 13:41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图1 全球主要国家(地区)消费结构与食品安全状况关联度(2015年)资料来源:恩格尔系数数据来自美国农业部网站,http: //www.ers.usda.gov/data-products/food-expenditures.aspx;食品质量和安全状况得分来自上述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网站。数据经作者整理。
表2广义食品安全问题分类 资料来源:John Spink & Douglas Moyer,“Defining the Public Health Threat of Food Fraud”,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Vol. 76, Nov 2011, pp.157-163,经作者整理。
图3 2015年全球食源性疾病负担分布(单位:伤残调整生命年) 资料来源:世界卫生组织网站,https://extranet.who.int/ sree/Reports?op=vs&path=/WHO_HQ_Reports/G36/PROD/ EXT/FoodborneDiseaseBurden
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食品安全旨在保障和促进公众健康,是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也是“五大公共安全”(社会治安、农产品质量安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食品药品安全)重要内容之一,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构建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有力保障13亿人“舌尖上的安全”,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战略是具有基础性、系统性、前瞻性和重构性的整体制度框架,通常以政府公共部门为主体,引入企业、社会组织、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通过若干子系统和政策措施以实现预设目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食品安全战略是国家针对特定时期主要食品安全问题采取行动的一致性框架。基于国际社会已有实践并契合国情需要,本研究提出的核心命题是:如何构建新时代中国食品安全战略? 一、战略起点:我国食品安全形势和矛盾 描述食品安全状况的基本面,是本文的逻辑起点。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得到切实保障。2017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共组织抽检了23.33万批次样品,总体平均抽检合格率为97.6%,比2014年提高2.9个百分点,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国际社会评价也印证了这一点,如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每年发布《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GFSI),近年来中国在“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得分排名在全球40位左右,其中2017年排名第38位,远高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70位开外的国际排名。与此同时,我国食品安全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 (一)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与供给质量不高的矛盾 当代公共治理政策议题越来越具有多样性和相互关联特征,食品安全同样深度嵌入经济社会背景,其本质是社会问题。经验表明,代表一国消费结构的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总额比例)与食品安全状况存在相关性。研究选取权威数据库,基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用横截面数据替代时间序列数据,将2015年全球73个主要国家(地区)恩格尔系数和食品质量安全状况得分予以标准化处理。进行对数回归后发现,高水平消费需求与高质量食品供给显著关联。当恩格尔系数处于30%~50%之间时,对应的食品安全状况波动较大。当恩格尔系数小于30%时,其与食品安全状况的负相关性显著增强(见图1)。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