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2019年全国马铃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4)

  施肥做到精确定量、有机无机结合,最好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播前亩施农家肥1500—2000公斤、钙镁磷肥15—30公斤,浅耙作业前施入,高浓度复合肥(氮磷钾含量为15-15-15或以上,低浓度复合肥酌情增加)40—80公斤作底肥一次性施用。播种时,化肥不要与种薯直接接触。川渝山区要特别注意施用石灰、土壤调理剂、碱性肥料等进行土壤改良。

 

  (三)适期播种

 

  高海拔地区(西藏、云贵高原海拔2200米以上,武陵山区、秦巴山区海拔1000米以上)大春马铃薯,一般2月—3月底播种,海拔越高播种越晚。偏高海拔一般净作,采用单垄单行、大垄双行、平播后起垄等方式种植;偏低海拔一般套作,2行马铃薯套2行玉米。

 

  低海拔地区(云贵高原海拔1200米以下,其他区域500米以下)冬季马铃薯,每年11月中旬左右播种,2月—3月收获,一般采用高垄双行大密度模式(5000株/亩)。

 

  中海拔地区(云贵高原海拔1200—2200米,其他区域海拔500—1000米)一年两季作物,为小春马铃薯—夏季水稻,或夏季玉米—秋季马铃薯模式(4000—4500株/亩)。小春马铃薯一般在12月底到翌年1月末播种,4—6月收获,一般采用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方式,种植密度中等;秋作马铃薯一般在7月下旬—8月完成播种,海拔越低秋播越晚,常采用免耕种植方式,种植密度小(3000—4000株/亩)。

 

  尽量采用机械化播种,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

 

  (四)田间管理

 

  1.除草

 

  出苗后主要采用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两种方式。人工机械除草配套使用旋耕、中耕培土等措施。除草剂分为苗前(土壤封闭)和苗后茎叶喷施,苗前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喷施到土层表面,苗后除草在马铃薯出苗(3—5叶期)后、杂草1—5叶期时根据杂草种类选用除草剂,在行间近地面喷施,尽量避开马铃薯植株。

 

  2.肥水管理

 

  水分管理:大春马铃薯种植区为雨养农业,要注意清沟排渍防控涝灾。小春马铃薯和冬、秋作马铃薯生产存在季节性干旱,须有灌溉条件,可采用膜下滴灌、喷灌、垄作沟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装备,按马铃薯需水需肥规律,适时适量灌溉施肥,实现水肥一体化。

 

  中耕施肥:大春马铃薯,在苗期根据苗情、结合中耕培土亩追施尿素5—15千克。建议采用高地隙中耕施肥培土机具或轻小型田间管理机械作业。小春和冬、秋马铃薯建议采用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免去中耕操作。

 

  3.病虫害防治

 

  大春马铃薯播种时选择合适药剂拌种,生长季节应用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生长前期喷施保护性药剂代森锰锌进行预防,发病初期喷施治疗性药剂进行防治3—6次,注意药剂轮换交替使用。其他季节马铃薯视晚疫病发病气象条件,及时药剂防治。对青枯病、疮痂病、粉痂病等土传性病害,选择合适药剂进行土壤或种薯处理,发病初期喷施或浇灌合适药剂进行连续防治2—3次。对地下害虫,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针虫和黄蚂蚁采用拌毒土或毒饵防治。

 

  (五)适期收获

 

  大春马铃薯一般在7月—9月成熟,成熟时恰逢雨季,不宜机械化收获,只能在晴天人工抢收上市。用于冬作、小春作种薯的需早收,尽快运到冬作和小春作区催芽处理;用于下季大春种薯的,可推迟收获,待雨季过后,采用收获机收获。其他季节马铃薯的收获可根据市场价格变化情况。机械化收获需在成熟后或杀秧后。

 

  (六)科学贮运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