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围猎中国红牛?(2)
时间:2019-06-03 15:43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1998年,深圳红牛迁至北京,并吸收合并北京红牛,合并后成为现今的中国红牛。在北迁和吸收合并过程中,中食工业和深圳中浩退出,股权股份转让给泰国华彬,这样,泰国华彬直接持有中国红牛24%的股权。 泰国天丝以许可商标和香精香料获得收益,严彬则负责生产和销售,对中国市场成果自负盈亏。1996年-2010年,中国红牛14年时间平淡无奇。借助北京奥运会引发的体育热潮,同时生产规模扩大,2010年红牛销售开始仰头,突破55亿元。突来的市场热销,北京红牛生产基地的产量和全国物流成本已经开始限制红牛发展。 2005年,湖北红牛成立,开始是中国红牛和华彬合资,后来因为天丝不愿出资,中国红牛退出投资。后来,2009年,广东红牛成立,2010年投产;2012年,江苏红牛成立,2013年投产。包括全国销售公司的组建,天丝没有实际投资,华彬成为这些生产基地的实际投资人和控股人。公开信息表明,天丝和许氏家族对几个工厂和销售公司的成立是知情和默认的,为其提供香精、香料,并且派出泰方的技术人员。只是谈判破裂后,在年销售200亿的中国市场规模面前,之前所有口头默许和形成事实的事情现在都成了法律举证和舆论战的猛料。 2 内讧。 中国红牛的成功和两个因素离不开,一个是渠道专业网络的投资,一个是广告的投资。经过20多年,中国红牛形成了庞大、成熟的销售网络,专业团队1.5万人、经销商客户2000多家、销售终端400多万家。1996年春晚就开始投资春晚广告,大量投资在“汽车要加油,我要喝红牛”、“渴了喝红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红牛”、“有能量无限量”、“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等品牌广告上。 中国红牛还连续7年赞助国家羽毛球队,一年花费近亿元做民间全国羽毛球比赛-红牛羽林争霸,吸引了四万人参加。扶持中国极限运动员和运动项目发展,填补了数项空白。 中国红牛2012年突破了100亿元,2014年突破200亿,2015年达到最高销售额230.7亿元,品牌价值已经超过500亿元。 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有句名言“没有永远的伙伴,仅有永远的利益”。天丝和华彬,许书标和严彬,一切相安无事的局面在2012年许书标去世后发生了悄无声息的转变,也许丰厚的市场的红利引发了双方争夺,愈演愈烈。 华彬与天丝的结怨,尽管没有明确的时间起点,但可追溯到本世纪之初。 当红牛中国火起来之后,便有境外生产的无中文标识的红牛饮料通过旅客夹带、水路或林间小路运输等各种非法途径流入中国境内,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云南、浙江、湖南等地。2001到2005年间,从东南亚走私到国内的无中文标识红牛对中国红牛造成了近8亿人民币的损失和国家巨大的税收损失。 2018年9月,当中国红牛中泰双方股东矛盾激化时,广东省海防打私办官网就挂出一条消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公安局就查获一起大案值的走私案,涉嫌走私红牛饮料4.3万余罐。这些走私都很隐蔽,联合查缉点民警在货车执行例行检查时,驾驶员声称系空车未装货,但是细心的执勤民警从发动机声音判断出该车载有货物,对车辆进行深入检查,查出该车装有大量泰国红牛饮料。
华彬方面认为,天丝集团对此是知情的,其理应与华彬方面配合,对走私进行围剿。但是,天丝方面为其东南亚红牛工厂利益考虑,大肆放任走私多达5亿罐,8亿人民币,“故意采取放任态度”,说明其实泰国天丝并没有把中国红牛当成自己的,把中国红牛产品作为敌对产品,根本目的是通过放任产品走私到中国市场,以此培养其东南亚工厂。这应该是双方出现裂痕的重要事件。 后来随着国家打击走私的力度加强,走私红牛这条路逐渐隐蔽。也许是从那时起,天丝就已经开始筹谋收割中国利益,开始摘桃子。自2012年许书标去世,泰国天丝医药由其子许馨雄接管,与中国红牛的拉锯战正式开打。 无独有偶,2012年在菲律宾也有一起天丝收割市场的案例。EFDI(Energy Food and Drinks Inc.)是菲律宾地区红牛饮料唯一授权的经销商,授权期限是2003年-2013年,授权期即将结束的最后一年,天丝联合MDI(Maryland Distributors Inc.)在EFDI授权期进行非法销售,在原本应该贴有唯一授权经销商EFDI标签的瓶身上,覆盖了EFDI标签替换为MDI公司标签,试图瞒天过海获取更多市场利益。报道指出,根据2012年菲律宾司法部副部长裁定,司法部指示黎牙实比市检察官办公室向天丝及MDI的管理人员提起诉讼。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