禧云国际发布《中国团餐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
时间:2019-04-15 18:35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1、基础设施完善及社餐信息化推动:新餐饮时代的核心特征是数据化,以餐饮ERP及开放平台为基础的新技术推动了整个餐饮行业的数据化进程,移动支付、餐饮管理系统、开放平台、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社会餐饮中的广泛渗透推动团餐利益相关方开始关注团餐信息化建设。
2、团餐行业自身经营变革需求:团餐行业体量大,增速快,但管理粗放,数据化程度极低,需要应用大数据、信息化等新兴技术来重塑团餐行业,拓展行业发展空间。
3、互联网巨头智慧校园项目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下,食堂作为智慧校园生态中的重要场景之一,是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及其生态合作伙伴(校园服务商)理想的用户获取入口。
4、多项与餐饮供给创新及食品安全、供应链创新升级、产业互联网、教育详细化相关的政策法规陆续出台。
产业链信息化需求强烈,全链路数据打通可期
我国各类团餐场景覆盖约2亿就餐人群,结算方式以卡机为主,以移动支付及ERP渗透率为代表的餐饮信息化水平极低。对比而言,高校的信息化覆盖率最高。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
1、团餐业态涉及的利益相关方更多,产业链条更长且更复杂,导致其对市场趋势的反应慢,信息化推进的决策周期长;
2、团餐产业链主要利益相关方各自的痛点及诉求迥异,团餐信息化服务商需深刻理解客户,同时满足各方需求。
《报告》认为,通过一站式的团餐信息化解决方案,可以实现产业链前后中端全链路数据的打通,推动产业整体的创新升级。
目前,创新科技已经走进团餐,为食堂前端服务、中端运营管理及后端食材供应链管理赋能,助力团餐产业链各环节向数据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报告》显示,团餐产业链上下游每个核心环节都存在信息化需求:
1、在前、中端,信息化可实现对全链路用户消费喜好、消费频次、菜品价格、菜品类型、原材料用量、员工KPI、经营业绩等数据的挖掘分析,优化团餐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实现提升收入、降低成本、提升管理效率、提高顾客满意度等综合目的;
2、在后端,信息化可改变传统餐饮供应链的多级、人工采购模式,利用供应链信息系统和物联网等技术,可使食材流通过程可视化、物流信息透明化,实现库存及供应流程优化、食品溯源、资源整合等系统目标,从而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并为供应链金融等增值服务提供实施基础。
校园、企业、医院三大场景解析,便捷性、营养搭配受关注
校园、企业、医院是团餐的三大场景,然而各大场景的信息化痛点与需求迥异,需要的解决方案也不尽相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