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潮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20年潮州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领域质量监督抽查情况的通告(2)

  3.不合格原因及危害。(1)剥离力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选择的胶黏剂种类不当,胶黏剂与油墨相容性不好,没有考虑使用薄膜的材质、添加剂和使用条件;二是胶黏剂涂布量不够,造成剥离力强度下降;三是复合热辊温度不够,为达到胶黏剂充分融化、流动所需温度,从而不能充分润湿第二卷基材。剥离力不合格容易导致复合包装材料复合层分离,影响产品的包装性能,从而达不到预期的包装效果。另外剥离力不合格也容易导致油墨和外层包装中的物质向食品迁移。(2)氧气透过量不合格的原因。一是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填充剂,替代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酰胺等高分子材料;二是企业生产工艺或设备落后,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三是企业对生产过程中关键控制点、出厂自检等重要环节把关不严,不能有效控制产品质量等。氧气透过量不合格的产品不能有效阻隔包装内容物与外界之间水、氧气、二氧化碳等小分子的互相渗透,将直接影响产品的保质期。易造成内装食品受潮,破坏食品的口感及质量,引起包装的食品变质,食用后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建议。(1)对于剥离力,企业首先要选取合适的胶黏剂,选择时充分考虑薄膜的材质、添加剂和使用条件等;其次控制生产工艺,保证胶黏剂的使用量和涂布量适合生产要求;再次就是要确保复合过程的温度控制,确保复合完全;(2)对于氧气透过量,建议加强对原料膜等材料的质量控制,拒绝低劣、廉价、不符合阻隔性能要求的原辅料薄膜进入生产工序;改进生产工艺,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逐步淘汰落后、不符合生产要求的设备;企业加强质量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及时检测半产品的透气和透湿性能,制定合理的内控指标。

 

  (二)食品用纸包装

 

  1.检验依据及检验项目。本次抽查依据《2020年潮州市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对食品用纸包装的感官、浸泡液、铅、砷、荧光性物质、甲醛、总迁移量、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霉菌等12个项目进行检验。

 

  2.不合格项目及批次。荧光性物质1批次。

 

  3.不合格原因及危害。荧光性物质不合格原因:主要原因是过量添加荧光增白剂。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生产食品包装材料时,使用了非食品级原材料;或者是采用的原材料不合格。使用再生纸等非食品原料生产的产品白度偏低、纤维短、质感差,为了使产品更加美观,有效而又廉价的方法就是添加荧光增白剂。在生产其它类型包装纸过程中添加的荧光增白剂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食品用纸。

 

  4.建议。首先加强原材料的质量安全管理是保障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其次控制生产工艺,规范添加剂的使用,保证食品纸包装的卫生质量。

 

  (三)食品用陶瓷制品

 

  1.检验依据及检验项目。本次抽查依据《2020年潮州市食品用陶瓷制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对食品用陶瓷制品的吸水率、抗热震性/热稳定性、铅、镉迁移量、微波炉适应性、冰箱到微波炉适应性、冰箱到烤箱适应性等7个项目进行检验。

 

  2.不合格项目及批次。吸水率1批次、抗热震性1批次。

 

  3.不合格原因及危害。(1)吸水率不合格原因及危害:一是对不同批次的坯用原料,所含氧化物含量会有偏差,若原料Si、Al含量较高,将会导致制品的烧成温度偏高,如企业还采用原有烧成温度,则会导致制品生烧,吸水率增大;二是部分厂家为了减少燃气用量,降低能耗,降低制品的烧结温度,制品生烧,导致吸水率增大。另外,烧结温度过高,制品过烧,也会引起致密化程度下降,导致吸水率增大;三是制品在烧成过程中,坯体中有些杂质元素在氧化气氛中生成气体,从坯体内部向外逸出,如果在该阶段保温时间不够,或升温速度过快,将会使制品内部留下大量的气孔,导致制品致密度下降,吸水率增大。吸水率食衡量陶瓷产品致密度的重要指标,如陶瓷产品吸水率过高,其表面的釉面可能因过度膨胀而产生龟裂,同时抗污染性变弱,从而使产品难以清洗。(2)抗热震性不合格原因及危害:不合格主要与坯料、釉料的热膨胀系数差异,釉料成分不合理及烧成温度不高和生产工艺控制不当等有关。抗热震性(热稳定性)达不到标准要求的陶瓷制品在使用中容易炸裂(指瓷胎)或釉裂(指瓷釉),轻则缩短瓷器的使用寿命,重则烫伤、割伤使用者。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