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关于加快设立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制度的通知(川疫指发〔2021(4)

  (四)外来人员管理。外来人员原则上不得进入集中监管仓,确需进入的,需准确掌握所在单位、健康状况、接触疫情发生地区人员等情况,通过登记、测温等措施并按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等),方可进入。车辆进出时,门卫值班员、工作人员和司机应当避免不必要的接触。


  二、人员防护


  (一)作业人员防护。


  1.作业人员参照医护人员二级防护标准,根据作业环境实际,全程穿戴工作服、一次性使用帽子、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防护面屏、一次性手套、棉质手套(具备防水功能,下同)、胶靴、防水围裙等。


  2.作业人员通过更衣区入口进入更衣区,将自己的衣物在清洁区存放,然后进入缓冲区按照顺序穿戴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帽子、工作服、一次性手套、防护面屏、胶靴、防水围裙、棉质手套,经过消毒池(盆)(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后方可进入作业工作区。


  3.作业过程应全程穿戴以上防护物品,口罩若因出汗太多而浸湿或脱落、碰触等其他原因受到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摘脱后不可重复使用。未经消毒的手禁止触碰眼、口、鼻等部位。


  4.作业完成后,在更衣室外顺序摘脱棉质手套、工作服、一次性帽子、一次性手套;对手部进行消毒后摘防护面屏、口罩(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防护用品和防水围裙、棉质手套分别放入不同容器做消毒处理);经消毒池(盆)对胶靴底消毒后通过更衣区出口返回更衣区更衣,对手部再次清洁消毒后离场。


  5.更衣区作为清洁区应严格保持卫生,通过物理屏障与仓内其他区域划分。在地面清晰标识有指引作用的单向进出通道,通过单向通行方式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可合理配置新风系统,通过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方式进行有效空气交换,每日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无人情况下可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消毒2—3次。


  (二)驻仓工作组及其他工作人员防护。穿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每4小时更换或感到潮湿时及时更换,工作服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清洗,必要时消毒。原则上不得进入作业区域,确需进入的,严格参照作业人员标准做好个人防护。门卫值班员、工作人员应当避免与运输进口冷链食品的司机和随车人员有不必要的接触。


  三、防护物品处置


  (一)一次性用品。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帽子、一次性手套使用后应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后放入普通垃圾桶。


  (二)棉质用品。棉质工作服、棉质手套每次摘脱后均应经60℃以上高温消毒1小时或臭氧消毒。胶靴使用前后均应经消毒盆消毒。可重复使用的棉质工作服不少于每人2套,棉质手套不少于每人4副。


  (三)防护面屏。防护面屏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水冲洗、干燥后放置在规定区域备用。


  四、废弃物等的处置


  委派专人负责对集中监管仓暂贮冷链食品可能出现的易腐败的废弃物如毛皮碎屑、残留血液、生物污水等的处置,每日应用专用容器承装并密封,再送到指定接收废弃物场所进行处理,不得与城市生活垃圾放在一起,不可乱丢乱放,确保无含病原菌的污染源扩散,并对污水管道口采用高浓度次氯酸进行每天三次的消毒。


  五、其它防护要求


  (一)加强手卫生和个人卫生。接触货物、公共物品后要及时洗手,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不得随地吐痰,擤鼻涕时注意卫生。装卸过程、接触进口冷链食品后,应及时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手部清洗消毒前,避免接触眼睛、口、鼻。


  (二)作业人员保持安全距离。休息时应当减少聚集,作业人员之间至少保持1米的距离,密闭空间还应当适度增加距离。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