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开展专项整治 坚决遏制种茶毁林行为(3)
时间:2021-01-18 19:04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打击种茶毁林行为,我们更希望借专项整治行动逐步理顺、严格落实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同时不断提高村民环境保护意识。”申国晋说,经过此次专项整治行动,村民已经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法律的要求,毁坏林木是违法的行为,“越来越多的村民对保护生态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许多村寨都自发成立了督察队,或者制定村规民约,自觉加强本村种茶毁林行为的监督管理。随着市场逐渐向追求生态茶转变,村民也意识到原来那种种茶毁林、盲目追求产量的办法已经不利于提高收入,反而是未遭破坏、植被更自然的茶山更有利于村民增收致富”。
“现在,很多古树茶集中的地方都在抓紧建设生态茶园,在茶树周围补种水冬瓜、白桦等树种,既让古茶树产出优质的生态茶,又修复了周边的生态环境,更好地兼顾种茶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董学军说,这种林茶共生的发展模式如果能够全面推广,将有助于遏制种茶毁林的不理智行为。
算好生态账 端稳“金饭碗”(编后)
一些村民为了增加种茶收入,竟然围剥树皮、使用有毒化学物质,这明显是一种只算经济账、不算生态账,只算眼前账、不算长远账的短视行为,必须及时纠正。
种茶行家们都知道,越是在葱茏山林中长出的生态茶,口感越好,就越受市场青睐,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了茶叶的附加值。一旦树死了、林毁了,短期看一些古树茶的产量得到了提升,茶农获得了利益,但从长远看,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必将导致茶叶的品质下降,茶叶也难以卖出好价钱。这将严重削弱当地茶叶的市场竞争力,茶农们利益最终也会受到损害。
经济利益的驱动加上科学知识的匮乏和法律意识、生态意识的淡薄,村民才会做出种茶毁林的事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关地方和部门要采取多种举措,不仅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坚决遏制种茶毁林行为,而且要加大法律知识和生态文明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让村民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意义,明白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产业不仅不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这样,才能杜绝种茶毁林的行为,端稳生态致富的“金饭碗”。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农田换新颜 稳产促增收
- 下一篇:2021食材电商节携手湖南食掌柜,赏味特色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