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绿色食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赣府厅发〔2020〕31号)(2)

  3.加大优质种源供应。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快江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强化种业科技创新,培育一批水稻绿色新品种。着力推进良繁基地建设,加大种业企业培育力度,加快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体系。鼓励支持企业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打造具有一定规模的种业公司,加大种业企业与国内专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力度,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高种业技术应用成果转化率。(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省国资委、省农科院)

 

  (二)不断提升绿色食品加工水平。

 

  4.培育核心骨干企业。坚持分类指导、因企施策,积极引导人才、资本、技术等各种要素向龙头企业集聚,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做专、做精,形成绿色食品产业“领军企业”“成长企业”和“雏鹰企业”梯次发展格局。鼓励和引导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支持产业链重点企业上市,对在境内外资本市场新增首发上市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现行政策给予支持。鼓励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模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金融监管局)

 

  5.聚焦精深加工提升。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支持开展绿色食品加工提质增效,推动加工企业由小变大、加工程度由初变深、加工产品由粗变精转变。重点支持稻米、生猪、水产、果业等优势产业,蔬菜、茶叶等特色产业以及牛羊、禽类、富硒农业等潜力产业的龙头企业开展精深加工项目建设。(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

 

  6.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薄弱环节,结合我省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定位,积极开展招大引强,推动一批国内外绿色食品产业巨头落户江西,加快提升我省绿色食品产业链发展质量。围绕绿色食品产业链重大项目,加强部门协作,强化问题办理,在项目落地审批、用电用水、信贷融资、产业用地和工程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和见效。(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省水利厅、省金融监管局、江西银保监局)

 

  (三)加快构建绿色食品流通体系。

 

  7.推动冷链物流建设。促进绿色食品产业与现代物流业相融合,加强重点农产品产地预冷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全省城乡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统筹财政涉农资金,支持企业新建产后预冷、贮藏保鲜、分级包装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具有集中采购和跨区域配送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加工配送中心、产地集配中心和交易中心等项目。引导生产企业与销售渠道联合,并充分利用省内各大企业的商业网络和信息网络逐步辐射到全国各地的各类相关专业批发市场。(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省供销社、省商务厅)

 

  8.深化品牌发展战略。持续唱响“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主旋律,打造“赣鄱正品”品牌建设体系。通过开展品牌认证,推广品牌商标,实现全域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兼容并进、融合发展。重点培育江西大米、鄱阳湖水产、赣南脐橙、“四绿一红”茶叶等区域公共品牌,支持骨干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充分发挥各级传统媒体、今日头条、抖音等新媒体以及网红直播等自媒体作用,多元化拓展品牌宣传覆盖面。瞄准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加快推进江西农产品品牌旗舰店布局。持续开展江西农产品“十大区域公用品牌”和“50强企业品牌”发布,扩大品牌影响力。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产品网络促销活动。加大对品牌的保护力度,保障绿色食品产业品牌合法权益。(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商务厅、省供销社)

 

  9.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不断完善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统筹推进公立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建设,加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完善全程追溯协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相关标准。深入推进绿色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做好诚信培训和评价工作,强化企业诚信意识和主体责任意识。加强绿色食品产业产品的质量检测和市场管理,定期对绿色食品产业产品进行联合检查,维护绿色食品产业品牌和消费者合法权益。(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

 

  (四)持续优化绿色食品产业服务。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