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试点探索 加强推广应用 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3)
时间:2020-10-16 17:20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二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试点探索。今年,农业农村部安排了4个省份和3家行业协会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各有关单位要在以往其他试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试点地区农业资源禀赋、发展水平等因素,抓紧制定实施方案,推进试点有序开展,确保按期完成任务,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有实效的经验成果。其他未安排试点的省份,也要积极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有条件的地方要自主开展试点探索,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工作融入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大局中推进,在信用信息采集、动态管理、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等方面取得进展,形成符合本地实际的好经验好做法。
三是加强信用信息科学评价和推广应用。以已经建立的信用档案以及有关信用信息数据为基础,对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全覆盖、标准化、公益性的信用综合评价。加大信用评价结果的运用力度,发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优势,有效整合公共信用信息、市场信用信息、行政执法信息、投诉举报信息和互联网及第三方信息,逐步实现信用监管数据可比对、过程可追溯、问题可监测、结果可应用。例如,将区域内主体信用评价分级结果,作为制定本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监督抽查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重要依据,开展风险分级分类管理等。要认真落实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从行政许可、从业资格、重点监管、财政支持等多个方面对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采取联合奖惩措施,提高主体“立信”“评信”的积极性。
四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工作信息化水平。信用信息共享是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之举。针对当前各类平台和系统繁多,数据难以共享互通的问题,要加强国家层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顶层规划设计,研发构建规则统一、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监督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大数据系统,打破信息归集和应用过程中的制度障碍、技术障碍,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数据和评价结果数据的跨平台共享。要依托“信用中国”网站和农业农村部官网,常态化公开主体的信用信息和评信结果,接受媒体和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工作的监督。
五是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要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宣传教育工作。整合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媒体,农民日报、农村杂志社等部属媒体以及地方优势媒体资源,多渠道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成果。各地要及时报送工作进展,广泛宣传地方典型经验做法,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加强对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诚信教育和宣传引导。适时组织开展宣贯培训,指导监管人员和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开展信息填报、归集、核实、整理等工作,构建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
四、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工作,需要各方面主动作为、大胆探索、强化管理,推进工作迈向新台阶。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积极调动本区域种植、畜牧、渔业等产业部门以及动物防疫、技术推广、品牌认证、检验检测、综合执法等机构参与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在更大范围内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取得实效。
二要争取政策支持。各地要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客观实际,积极争取本级人民政府的资金支持,形成稳定的财政投入渠道。同时,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入市场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整合资源,自主开展第三方信用评价等工作,形成“政府主导、各方推进”的格局。
三要严格项目管理。今年中央财政经费大比例缩减,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新增项目经费仍然保持稳定,充分说明部里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各项目承担单位要切实用好此项资金,探索出财政支撑项目的可行路径,为下一步争取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转移支付项目积累经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