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2)

  (六)加强黑土地保护和耕地质量提升。贯彻落实《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实行严格的黑土地保护制度。整合各类资金,加大黑土地保护投入力度,优先将黑土区划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立健全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制度,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坚持用养结合、生态为先、保护为重的理念,集成农机、农艺配套技术,因地制宜开展耕地质量建设,东部山区半山区以坡耕地改造为主;中部粮食主产区以秸秆还田等培肥地力措施为主;西部盐碱干旱区以改良培肥、节水灌溉为主。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等技术,保护耕地质量不下降。实施耕地质量监测和等级评价,落实经营者耕地保护主体责任。积极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因地制宜实施深松,实现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内大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以大中型灌区改造末级渠系、“五小水利”工程和旱田节水灌溉为主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快现有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现代化建设,加大全省粮食主产区、严重缺水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力度,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力争到2022年,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分别达到350万亩和500万亩,基本建成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节水机制。(省农业农村厅、省水利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加强资源用途管控。强化耕地、草原、渔业水域、湿地等用途管控,严控滥垦滥占草原等不合理开发建设活动对资源环境的破坏。以县(市)为单位,针对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建立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明确种植业、养殖业发展方向和开发强度,推进资源保护和严重污染地区治理。(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水利厅、省林草局、省畜牧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九)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依托各地资源禀赋和特色物产,创建一批特色鲜明、优势聚集、产业融合、历史文化厚重、市场竞争力强的国家级、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杂粮杂豆、设施园艺、食用菌、花生、果品、花卉、红干椒、梅花鹿等特优产品规模化和集约化开发。大力振兴人参等中药材产业,推动建立人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北方最大的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探索发展药食同源与养生养老相结合的产业开发模式。积极发展林业经济,推动特色种养、林下特产、森林食品等产业加快发展。充分挖掘长白山自然资源宝库潜力,实施生态化开发战略,加快发展野生菌、山野菜、特色坚果、浆果、林蛙等山珍食品,做响小而美、优而精、特而强的长白山生态珍品品牌。(省农业农村厅、省林草局、省畜牧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着力培育农产品品牌。重点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区域公用品牌创建与整合,做大做强“吉字号”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以“吉字号”公用背书品牌为引领,带动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跟进。重点培育吉林大米、吉林杂粮杂豆、长白山人参、吉林玉米、长白山山珍和吉林优势畜产品等六大“吉字号”公共品牌,打造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形成“吉字号”品牌集群。加强农业品牌认证、监管、保护等各环节的规范与管理,提升农业品牌公信力。建立品牌目录管理制度,开展品牌农产品宣传推介,提高农产品品牌市场竞争力。到2022年,重点培育30个以上区域公用品牌、100个以上企业品牌、300个以上产品品牌。(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厅、省粮食和储备局、省畜牧局、省司法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落实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坚持产、管并重,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用农产品安全标准、检测、认证与监管和执法体系,提高基层监管能力。落实政府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分级及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突出源头监管,建立健全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紧急处置机制。实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实现动植物检疫防疫联防联控。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实施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优质粮食工程,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开展农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和“中国好粮油”行动,健全完善“吉字号”品牌质量安全标准,实施品牌目录管理制度。到2022年,“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环境监测面积达到1600万亩,“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达到2800个。(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厅、省畜牧局、省粮食和储备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