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对假冒伪劣说“不” 农村食品市场“大扫除”来了!(3)
时间:2019-04-08 13:53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明知买到了有害食品,却退货无门,只能悻悻然丢到垃圾桶里了事。因为这些出没于农村年货展销会的不法商贩,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等我们发现所购食品有问题时,这些人早已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农村消费群体是中国最大的消费群体,也是弱势群体,容易受到假冒伪劣食品的侵害。许多农村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只问价格高低,对食品的真假、生产日期、配料等不是很关注。正是这种贪图小便宜的购物心理,为不法商贩在农村市场推销假冒伪劣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
假冒伪劣食品问题已困扰农村市场多年,一直是相关部门的工作重点,治理措施、治理手段也是年年加强,但取得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希望这次自上而下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能够为农村食品市场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
同时,广大农村消费者也要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加强自我防范,发现问题食品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不要给违法分子提供活动空间。(王芳)
信用让消费更放心
1月1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了2019年消费维权年主题“信用让消费更放心”,这是对消费领域信用体系的呼唤,也是对放心消费环境的期盼。
近年来,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最强劲的推动力,基础性作用日渐突出。与此同时,消费领域假冒伪劣、虚假宣传、支付风险、信息泄露、霸王条款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仍时有发生,经营者信用缺失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监督权等还得不到充分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满意度和消费信心,制约着消费潜力的进一步释放。
据中消协秘书长朱剑桥介绍,今年,中消协将呼吁加快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行业自律,尽快形成公正、科学、公开的信用评价体系;倡导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自觉完善诚信经营行为,虚心接受消费者评价意见;鼓励引导消费者依法主张自身权益,积极行使监督权,主动参与消费后评价,主动投诉、举报失信经营行为;推动调查体验、比较试验等评价信息及消费者投诉信息与经营者信用评价机制的对接,助力建立消费领域信用体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