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罐茶 大设计,一罐茶背后的设计思考!(2)
时间:2019-04-08 07:33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葉春曦:第一代小罐茶的市场反馈非常好,可以说您的所有想法都浓缩在了这个5厘米直径的小罐中,小罐这个具象的载体已经成为小罐茶品牌的IP,同时,您在茶叶产地、工艺的选择,以及专卖店室内设计上也都花了大量精力。如果给第一代的小罐茶打分,您认为是多少分? 杜国楹:80分。罐子本身的形态创新是值得肯定的,也是被用户所喜欢的,但还是会有遗憾。虽然铝材本身很环保,但因为小罐太精美了,会有用户反馈,用完之后舍不得丢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三年来从未停止对罐子的再研发。我们的原则,是在颜值和可抛弃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未来,铝罐的厚度可能会从现在的0.8毫米减为0.2毫米,接近于易拉罐的厚度,同时保持住高颜值。同时我们也在开发纸浆的,可降解材质的小罐。这个时代,用户在进化,拥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也不会停下脚步,这也是我认为一个品牌必须要做好的事情。
“不是年轻人不爱中国茶,是中国茶真的老了。 不是世界人民不爱中国茶,是中国茶没有跟上世界的变化。” ——小罐茶创始人 杜国楹 葉春曦:第一代小罐茶通过创新的产品设计,让人们看到了一种全新的茶类产品,那么以千禧一代为消费目标打造的第二代小罐茶为何没有趁热打铁延续与明星级设计大师合作的方式,而是选择与我们Young Bird Plan(嫩鸟计划)合作,此举您是怎么考量的呢? 杜国楹:大师有大师的优势,普通设计师有普通设计师的优势,事实上我们希望有一个开放的创新平台,让更多更好的创意有机会得以涌现。在过去20年的创业历程当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并不是说最顶级的设计师提供的创意方案一定是最好的,不是指大师不努力,而是大师的创意源泉也是有限的。在产品落地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的设计团队,会在大师的基础上做微创新,我发现很多年轻的设计师也很有想法,并对产品迭代有很大贡献。 所以无论是一个核心创意的产生,还是在一个核心创意产生之后付诸实施的过程当中,从不同的维度创意持续在进行、在升级、在迭代,一个好的品牌需要更多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葉春曦:日本设计师佐藤大喜欢不死板、不断创新的设计,他的设计中运用了很多的新材料与新技术,用自己的设计重新定义了“日本设计”,成为了新一代网红设计师。与他合作的一些品牌也能有将他的设计产出为产品的能力,可以说双方产生了很良性的互动。过去五年,我们平台积累了几十万的全球优秀设计人才,其中50%为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年轻设计师,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群体,他们的一个核心想法、一个概念确实能带给我们惊喜。不过他们也有一定的局限,比如欠缺对项目落地可行性的综合判断以及把控能力。所以他们往往需要一个更有包容性、能够为他们定向打造以及选择项目的成熟平台,并且与有成功经验的成熟品牌商合作,能使他们获益良多。 杜国楹:我们愿意为能够被采纳的创意买单。一个好的创意,它当然有一个大的核心创意的主线挑战。但事实上它在落地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很多的小创意来补充它。因为你发现可能他没考虑材料的问题、工艺的问题、成本的问题。即使大师也很难完全满足企业多维度的需求,但是我们企业是一定会努力把一个好的创意变成一个可执行的方案。 所以我还寄希望于能有这样一个平台,有更多的人贡献更多的创意,贡献更多的智慧,我觉得有可能会有大的发现,他可能是个小创意,是对现有创意有补充或辅助作用,也有可能会出现更好的创意。因此,对于这次合作,这场竞赛,我会很期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