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食品安全这道超纲考题,我们如何满分作答?(2)
时间:2020-07-10 16:08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原料溯源即通过对产品生产原料的追溯来保证产品原料的安全可靠,比如常见的奶制品、瓜果蔬菜等产品,不同地区的环境状况对食品的安全性有直接影响,假如牧场旁是个造纸厂,这生产的牛奶谁敢喝? 目前,国际上对可追溯农产品没有统一的定义,虽然各国对可追溯农产品定义不一,但基本上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都具有可追溯性,通过农产品包装上的标签,并借助一定的工具,可以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信息进行追溯;第二,当农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可以借助包装上的标签找到源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必要时对相应农产品进行召回。 通过流通渠道溯源,则可以知道产品从厂家到消费者手中证明有没有被恶意调换,有没有被二次销售,流通过程中经历了什么等问题。作为消费者,如果购买食品时,它从源产地出厂到购买之间的流通过程、时间节点清晰可见,那自然更能放心购买。
04 说了溯源的一些概念,在国家层面上,要如何更好地建立食品溯源体系?国际上,欧美国家的食品溯源体系较为完善,虽然各国间有国家差异,但是彼此建立食品溯源体系的中心思想相似,都是要把问题从源头掐断,辅以法律条文加以完善。具体可从欧盟、美国和日本这三个较为典型的组织、国家中来看。 2002年,欧盟成立了独立行使职能的欧洲食品安全管理局。欧盟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要求所有的食品生产经营者都必须纳入可溯源体系,并将该项规定纳入到法律中强制执行;对各个环节涉及的单位和个人都规定了具体的责任,从而保证“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质量安全;还要求食品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生产商或经营者必须了解其前一阶段和后一阶段的过程。
除欧盟外,美国也拥有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分联邦、州和地区3个层次对食品溯源进行监管。联邦机构对管辖范围内的事务实行从上到下的“一揽子”垂直管理,全程监管,负责到底。此外,美国的强制召回制度较为完善,在确定食品有安全威胁时,FDA有权向企业发出召回通知。美国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拥有一套完善、高效、针对性强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涵盖了从生产到零售端的各个环节。
日本从2001年开始,分阶段分批次逐步实施可溯源制度,实施范围不断扩大。相关法律日趋完善,拥有全国统一遵循的可追溯系统操作指南,建立保证食品“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系统,将可安全追溯体系通过分销途径延伸到消费者环节。农业协同组合等第三方机构发挥有力作用,承担农民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实现全品种追溯。
相较于我国食品行业缺胳膊少腿的溯源环节,这些国家的食品溯源体系都值得我们学习。
05 吸取欧美疯牛病教训,近年我国也开始着手建立可追溯管理体系。只是截至目前,成效并不显著。
生鲜产品是国内食品类的重点之一,它们的性质决定了运输的形式。冷链作为食品运输的主要形式之一,成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减少损耗的关键一环。但在国内常见的生鲜领域中,受限于农业现代化的普及程度和复杂的地理环境,占大多数的普通农户在采摘完成后,将产品出售给批发商,再经由批发市场转卖,中间有多个环节,市场集中度很低,这也造成了诸多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