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三文鱼装冰箱,总共分几步?(2)
时间:2020-06-30 12:03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无论是国外渔场的大西洋鲑和太平洋鲑,还是国内淡水养殖的虹鳟,都有冰鲜和冻品两种出产方式。冰鲜是粗加工,只需宰杀后清理内脏,加冰块保鲜;而冻品则需要借助自动化生产线,将鱼处理干净并去头,切块放入真空包装中。 之后就进入了相对漫长的物流环节,按照订运单执行运输计划。无论运输载具是货机、冷藏货车还是火车冷藏厢,全程都要处在-18℃以下。 国外进口的三文鱼,运输过程中还需要经历多式联运的考验。比如,挪威出口到中国的三文鱼以空运直飞居多,这是因为挪威三文鱼到中国要缴7%-14%的税,在价格竞争上处于劣势,因此用空运缩短运输时长,并提高售价,占领高端市场。而智利的三文鱼出口中国免税,且中国南美距离远、航班少,空运成本太高,因此都使用集装箱冷柜进行海运运输。不管是空运还是海运,在两端还要结合公路和铁路的转运,尤其是进口清关后,需要把产品调配到国内各地区,需要大规模的干线运输送到配送中心。从配送中心出发,再抵达农贸市场、商超或餐厅。经过这么复杂的流程,小易才终于能买到不远万里而来的三文鱼。 对于肉蛋、蔬菜、水果等其他生鲜来说,虽然具体环节各不相同,但要装进消费者的冰箱,也和三文鱼一样要经历:加工、包装、运输、仓储、配送,并且这其中还要穿插多次的检验检疫。更重要的是,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处在合规的冷链条件下,并且不能被未经允许的的人员接触,这点在疫情的特殊时期下非常关键。 以一个供应链物流从业者的眼光来看,把三文鱼装冰箱,居然要分这么多步!那么关键的问题来了,我怎么知道手里的鱼,就真的合规地完成了这些步骤呢? 要是有患病工作人员接触鱼肉怎么办? 要是运输过程温度超标了怎么办? 要是被脏乱差的环境污染了怎么办? 目前市面上确实有一部分生鲜产品已经贴上了“溯源二维码”,就是不知道扫这个二维码能不能查到有效信息。前面已经说过,生鲜流通链条这么复杂,难道还真有这么多企业能把全程溯源信息都完整、可信地保存下来,并且提供给消费者扫码查看? 当然不是。 现在的溯源二维码大都是以0.02-0.05元/张的价格定制的,而且这些二维码背后的数据是人工录入的,所以它更大的作用并非“过程追溯”,而是“厂家防伪”,和防伪序列号的作用相似。
指望一张二维码就能有效溯源,你显然在想peach。 在新发地出现疫情的两周中,北京市进行了有效的防控举措,新增确认人数逐步得到控制。随后,市政府也正式发文强调,要在未来大力加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 既然贴一张二维码解决不了全部问题,我们就必须重新思考,食品安全追溯的突破口在哪。 三 如果你问一个90后或00后:害怕“疯牛病”吗? 你得到的回答,很可能是一串问号。
“后浪”们对疯牛病几乎毫无概念,但这不代表疯牛病是小病。 牛得了疯牛病,行为疯癫,快速死亡;人吃了病牛肉,神经系统受到暴击,脑子瓦特了,离凉凉也不远了。30多年来,疯牛病已扩散到了欧洲、美洲和亚洲的31个国家,受到疯牛病牵连的国家有100多个。更重要的是,疯牛病患者直到今天也无法通过治疗痊愈,是真正的不治之症。
见了鬼了,疯牛病这么可怕,为啥“后浪们”还如此云淡风轻,甚至根本不了解呢?其实不光后浪,即便是更年长的中国人也不会对疯牛病有什么深刻认识,顶多比后浪们在新闻中多听到过几次而已。 原因很简单:从整体上来说,中国人的健康并没有受到疯牛病的实际危害。
80-90年代,疯牛病横扫欧美主要国家的农场,但对于我们来说,每年屈指可数的进口量根本不构成威胁。 在后浪眼中,牛肉也就是个蛋白质含量比较高的“减肥增肌”食材,再加上这两年猪肉价格比长征火箭升的还快,牛肉连“高配版猪肉”的江湖地位都丢了。但后浪们不知道的是,搁六十年前,土豆炖牛肉还是赫鲁晓夫同志口中“共产主义生活”的象征呢! 80-90年代,牛肉高额的进口关税和中国人民低下的购买力加在一起,让贫穷变成了最好的保护色,疯牛病根本看不见中国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