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推进乡土人才“三带两助”行动计划
时间:2020-06-17 18:03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6月10日-11日,全省乡土人才“三带两助”推进会在连云港召开。自从2017年启动实施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以来,江苏省每年召开一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乡土人才发展工作。而今年会议主题有了一个小小的变化——“三带”后面加上了“两助”,这一“升级”,意味着江苏乡土人才政策有了新变化。
乡土人才开发先行、成绩亮眼
在广袤乡野,不乏掌握绝技绝活、拥有独门手艺的能工巧匠,更有一大批能人“领头雁”。这些乡土人才植根乡村沃土、富有乡梓情怀,他们懂农业、爱农村,在带领群众致富、发展乡村产业方面拥有发言权、最有带动力,是乡村振兴的宝贵人才资源。
2017年8月,江苏实施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将乡土人才工作纳入江苏人才工作总体布局,江苏成为全国第一个从省级层面部署安排乡土人才工作的省份,成为乡土人才开发的先行者。
所谓“三带”,即让乡土人才发挥作用,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根据“三带”行动计划,江苏的乡土人才与领军人才一起,成为重点扶持的人才群体,在梯次培养、职称评审、技艺传承、资金扶持等方面享受特别政策。
截至目前,江苏已在省级层面评选支持“三带”名人443名、“三带”能手1046名、“三带”新秀3042名,带动市县评选支持活跃在民间基层、掌握特长技艺的乡土人才5万多名。
“土专家”“田秀才”进入组织视野,让乡土人才“扬眉吐气”。这一行动计划实施3年来,乡土人才们在“三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亮眼成绩。据统计,全省第一批2717名“三带”乡土人才已创办领办企业、合作社1478家,去年主营业务收入超570亿元,带动村民平均增收4.76万元。
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郭文奇充分肯定乡土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乡土人才从幕后走向台前、从单枪匹马到集团作战、从乡村民间到香飘全球,成为江苏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三带”加“两助”,更强责任担当
“两助”,即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从“三带”到“三带两助”,可以看出江苏对乡土人才的期望在升级,从努力获得“眼前”的幸福升级到长远的、更加宏大的目标。
与3年前相比,乡村发展和乡土人才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乡村振兴这部新时代的壮丽史诗翻开新的篇章。”江苏省人才办负责人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处于不同历史阶段下的战略任务,赋予乡土人才更加艰巨、更为持续的历史责任。“江苏虽然不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省份,但对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工作要求丝毫不能降低,必须充分激发乡土人才的绝技绝活、创业本领和独特作用,最大限度地把乡土人才资源转化为脱贫攻坚的现实生产力,接续做好乡村振兴‘后半篇文章’。”
接续做好乡村振兴“后半篇文章”,关键在于人才振兴。经过多年实践,江苏积累了乡土人才工作的丰富经验,但对照战略任务仍存在不少短板与问题。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内外部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既面临深层次困难挑战,也存在历史性发展机遇。
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在对生产和需求造成冲击的同时,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正在蓬勃兴起,物联网、人工智能、5G技术渗透加速,为乡村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带来了新机遇;劳动力外出务工减少,外来人口回流增加,为乡村人才集聚带来了新契机。
又如,“一带一路”建设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自贸区建设等叠加实施,给江苏发展带来了更多改革、开放、创新的红利。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加速推进,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乡村发展的原动力更为充足,为乡土人才和乡村产业走出家门、走向世界打开了重要窗口、提供了广阔舞台。
如何“补不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最紧迫的就是未雨绸缪、超前谋划,最大限度地释放乡村人才振兴的政策红利,让乡土人才在“三带两助”中充分发挥作用,成为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主力军。
推进乡土人才治理体系现代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