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部分地区春节期间农村市场的调查
时间:2019-04-07 21:54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建设一个供给丰富、需求旺盛的农村市场,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期间,记者在江西、湖南、黑龙江、江苏四省部分农村调查时发现,当前农村市场呈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地方优质商品少、优良服务少等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深挖农村消费潜力,需要继续做好增加优质供给的大文章。
品类多,品质优——
农民消费更便利
农历正月初六早上6点,江西贵溪市罗河镇的罗河集贸市场就早早开张了。经营早点、熟食、肉类、蔬菜等品类的摊主陆续就位,在各自摊位前忙碌着。7时许,很多摊位前排起了长队,叫卖声、砍价声不断。
家住新田村的费福圳手里已经拎了不少菜,“今天有很多亲戚要来家里拜年,所以我一早就来买菜。现在镇里有了集贸市场很方便,东西很齐全,随时来都能买到,不像以前那样要赶在年前大采购。”
罗河镇新区居委会负责人应永昌介绍说,罗河集贸市场现有商铺30家,固定摊位60个,外围还有流动摊贩,经营的商品有蔬菜、肉类、水产、粮油、熟食、小吃、水果、生活用品等,是罗河镇5万多居民的主要消费场所之一。每天人流量达7000余人,春节期间增加到1.2万人,每天营业额超过60万元。
今年春节,农村传统消费韵味醇厚丰富多彩,个性化、品质化新兴消费亮点纷呈。澳洲龙虾、智利樱桃、越南青芒、泰国榴莲等进口生鲜也摆上了村民的餐桌。农村居民的春节账单同样折射着消费升级的趋势。
品类多起来——
“二伯家的哥哥和姑姑家的弟弟们都来了,想一起打篮球,所以就来超市买了一个篮球。”正月初四,在江苏淮安市五里镇的一家超市里,当地小伙张淼正在挑选篮球。他告诉记者,以前买篮球得上县城,现在就近就可以解决。
“镇上大型店面多了不少,各种南货北货一应俱全。”张淼说,过去五里镇家家户户住得比较分散,除了五里街上有两三家超市,其他地方都是小商店,商品种类少,选择不多。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现在镇上的小区建了不少,道路整齐、人流集中、需求更旺,众多商超应声而起,这几年就新开了七八家超市。
品质优起来——
“今年买年货,一点都没犯愁。” 湖南常德市汉寿县丰家铺镇东岳庙社区居民邱婷婷说。记者来到东岳庙卫生院旁边的一家超市,食品、饮料、调味品、日用品等商品很齐全,多以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为主,价格与县城里的大型超市相差不大。以百事可乐为例,县城大型超市2L规格产品的价格为6.9元,社区超市标价为7元。
“去年店里就能用微信、支付宝收付款了,既方便顾客购买也方便我记账。”黑龙江鹤岗市新发村文华食杂店的苏文华说,“店铺用的是自家盖的平房,没有房租,所以除了进货也没啥额外成本,和大超市价格持平,我就有钱赚。”
记者在文华食杂店看到,货架虽然不多,但立白洗洁精、康师傅冰红茶、益达口香糖等品牌商品一应俱全。
观念新起来——
重口多油,无辣不欢,这是一些中部省份地区居民的饮食习惯。但近年来,随着健康饮食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地方的饮食也在打破旧的习俗。
今年春节,江西上饶市余干县黄金埠镇五雷村“90后”小伙吴国亮除了以往常备的食材,特意采购了海参、墨鱼等水产干货,另外,赣南橙子、车厘子、栖霞富士苹果也准备上了,“过年少点辣,多点水果,不光家里人吃,来了客人也好招待。”
“现在村民消费心态有变化,更加理性了。”张淼说,过去买东西不方便,所以大家只好囤购,把好长时间需要的东西一次性全买齐,最后发现有些用不掉,浪费了不少。现在不同了,春节消费更加日常化,有什么消费需求随时都能得到满足,消费频率更高,时间上更分散,一次性的集中购物少了。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8.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其中,乡村市场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4.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随着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新消费动能也在不断积蓄。买小汽车、换新家电,做发型、去按摩,连文化消费也从“高配”走向“标配”:“走,上县城影院看电影去!”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四川榕右乡开展食药安全全覆盖专项检查
- 下一篇:科技让食品安全“晒”在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