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灰度认知社曹升:餐饮两大痛点解决方案,流量运营与认知营销(2)

这里,我特别强调一下,为什么品牌商家要和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合作?因为平台手中的大数据是品牌商家欠缺的。连咖啡崛起是因为它有大量的用户数据,别人没有。

②用户触点。咖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场景越来越多了,销量越来越大了,用户触点增多了。

③社交属性。咖啡具有社交属性。这个要通过数据来研究底层逻辑,才能把咖啡这种社交属性给发挥出来,放大咖啡的销量。

咖啡在中有每天喝一杯的重度用户,这部分人约占咖啡用户的5%,剩下95%的用户是轻度用户,他们是时喝时不喝,随机喝咖啡。如何让5%的人,撬动、激活那95%的人,就是社交咖啡最大的秘诀。

④内容属性。咖啡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品类,中人始终高看它一眼。大家吃完包子,很少会拍照发朋友圈,但喝咖啡拍照发朋友圈的可能性会大增,咖啡有内容自传播的属性。

基于这几点,连咖啡选择了一条差异化道路:社交咖啡。

⑤运营策略。连咖啡设计了“我的咖啡库”,把线下购物券搬到了线上,把线上购物车进行了社交功能升级。

连咖啡设计了一套社交裂变体系,比如:

咖啡福袋:微信红包的变种

万能咖啡:批量套餐的变种

成长咖啡:会员积分的变种

手气咖啡:现金券的变种

口袋图书馆:拼多多拼团的变种

⑥产品迭代

2017年,连咖啡设计了30多款新品,其中防弹咖啡、粉红椰子水都是小爆款。

⑦服务半径

连咖啡以外卖为切入点,设计了咖啡车间+3公里30分钟生活圈,还和美团外卖进行深度的流量合作。

到这里可能大家有点疑问,你为什么讲咖啡呢?咖啡跟外卖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发现,90后以下的年轻人的正餐消费降低了约30%。

因为他们消费能力变差了吗?因为他们不喜欢吃中餐了吗?

经过一段时间研究,我们发现:

在三个正餐早、中、晚之外,还有三个副餐出现:早午茶、下午茶、宵夜,年轻人的一部分的正餐消费能力转移到新咖啡、新茶饮上去了。

谁是受益者?烘焙食品算一个。烘焙食品会随着三个副餐消费量的上升而销量大增。目前的烘焙食品有点偏甜,未来会有咸的、酸的、辣的,甚至还有苦的。

一个成熟的商业综合体,以前的40%是餐饮,现在30%是传统餐饮,还有10%是什么?新咖啡、新茶饮。餐饮年轻化、轻食化的趋势非常明显。

所以大家不要看新咖啡,就是一个喝咖啡的,它实际上是跟外卖高度结合的新餐饮,而且才刚刚起步。

那连咖啡案例与认知营销有什么关系呢?

实际上,连咖啡的成功,就是通过在消费者心中,建立“社交咖啡”的用户心智,来抢占市场。新餐饮时代,不仅靠流量打天下,还得抢占用户心智。

认知营销,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找到客户擅长的语言,选择客户易于理解的逻辑,帮助客户建立决策标准,以期极大地提升营销的效率与效果。

这幅图结构比较复杂,用一句话来概括,认知营销是由两个半圆组成的闭环:

第一个半圆(有三个要点):

第一个,商家在什么场景下可以接触到消费者?

第二个,在这种场景下,消费者对商家的印象是什么?

第三个,一段时间广告作用消失之后,消费者记住商家品牌的关键词是什么?

第二个半圆(有三个要点):

第一个,消费者在什么场景下能够想到你的品牌?

第二个,想到你的品牌的时候,他联想到的关键词是什么?

第三个,这个关键词能不能帮助他做决策?

作为社交咖啡,连咖啡就是把这两个半圆的闭环给打通了,营销效率比一般咖啡要高多了。

下面再介绍几个认知营销案例:

1.麻小外卖:建立消费标准

麻小外卖,一直在进行用户教育,关键词就是“白腮就是干净虾”。

消费者在什么场景下能够想到你的品牌?想到你的品牌的时候关键词是什么?

“白腮干净虾”,能不能促进决策?

答案是能。假设全国有10-20%消费者对干净卫生特别在意,一想吃小龙虾,就会联想到麻小外卖。

2.岳文生烧烤:触手可即的消费理由

岳文生烧烤店面非常偏僻,几乎没有拉新客流。他的成功秘诀就是把老客户全部拉到互联网的微信群和朋友圈中。

岳文生选品策略非常好,他给客户的消费理由:每天限量,只烧烤一只黄河北的小母羊。

3.五芳斋:年轻人的社会化传播

五芳斋是中华老字号,它们做了一个很有争议的广告,把挑选大米的过程用二次元文化给演绎出来了。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