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存、检、售皆规矩,法国人“追逐野味”背后的大学问(2)
时间:2020-05-25 17:56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有了这个标签,野味就有了合法身份。(图片来源:chasserenbretagne官网截图)
另一方面,小型动物一般按批次追踪。根据不同地区的狩猎计划或有不同,比如山鹬、黑琴鸡、雷鸟等是按照个体追踪的,并禁止贩售。
食用偷猎来的野味,不仅无法保证肉类卫生,对自身健康构成威胁,而且法国法律规定,偷猎动物的购买者与偷猎者一样,可按窝藏赃物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野味如何储存?
由于野味分为“飞禽走兽”两大类,所以如何储存也就有不同的讲究。
通常,在冷藏鸟类野味前必须去毛和清除内脏,然后用干净布巾或者密封袋包裹;冷冻则不必去毛和清除内脏,可在一整年内随时享用。
对于体积较大的兽类,则要求无论冷藏还是冷冻,都必须尽快取出内脏,不去皮情况下可冷藏24小时,冷冻12至18个月;去皮情况下可冷藏24至48小时,冷冻6至8个月。
野味食品安全谁负责?
猎人作为“初级产品生产者”,对其所提供的野味质量负全责(是否有动物传人的疾病、是否妥善处理、保存动物尸体)。
在猎杀动物后,“受过培训的”猎人(chasseur formé)要立即对野生动物尸体进行初步检查,并将结果记录在“野味档案”上。“野味档案”(fiche d'accompagnement du gibier)是一张法国全国猎人协会发布的表格,有猎人填写确认的野味基础信息,以及相关机构对肉产品质量检测结果等,以保障每块肉的来源可追溯。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这张表格也是证明野味来源合法性的凭证,同时也是确定产地法国的文件,以区别于进口野味。
野味如何检查?
按规定,猎人须检查所猎野生动物的内脏是否正常、体内是否完好无损等。如不达标,猎人则不能将该野味卖给有 “欧洲合格认证”(CE)标志的加工厂,但可以自己食用或拿到当地市场贩售,产品安全由猎人负全责。
需要提醒的是,检测不包含肉品中可能含有的弹片残余、(猎枪霰弹内的)铅砂、碎骨片等。因以上原因给野味消费者造成损失,猎人无需承担责任。
另外,如果猎人自食捕获的野味,或将其无偿转让、或直接卖给终端消费者,该项检测并不是必须的。(但还是强烈建议进行检查,以防万一。)
哪些才算是“受过培训的”猎人?
“受过培训的”猎人是指参加省猎人协会组织的相关理论、实践学习培训并通过认证的猎人。培训教师通常是兽医。受过培训的猎人有能力辨别动物尸体或内脏是否有病变。
由于法律禁止猎人对捕获的小型动物进行剥皮、拔毛、去内脏等加工处理,因此,肉品质量的检查由加工方承担。
除此之外,对野猪、熊等可能含有旋毛虫的野生动物肉类还需进行相关寄生虫检测。
怎样才算合法打野味?
首先,野味必须是由拥有狩猎证的猎人合法捕杀,有正规检疫证明以确保肉品的来源可追溯。根据野生动物的种类、消费方式以及商品化流程的不同,法律也有着不同的规定。
目前在法国,除了“猎人之家”这种小圈子,肉铺、食品加工商、熟食店,甚至食堂、饭店等餐饮业以及超市,都可供应野味。
为了在最大程度保障食品卫生安全,避免食物中毒、动物传人疾病的发生,法国法律规定,猎人与农民、养殖户一样,是“初级产品生产者”,所以必须遵守两项规定: (责任编辑:admin) |

